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合璧后的皿方罍带着离散百年的故事来到上海(组图)

合璧后的皿方罍带着离散百年的故事来到上海(组图)

2015-11-19 11:5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大禾方鼎的人脸纹饰近似于蒙古人种,双耳上侧还装饰了曲折角,下侧有兽面纹的腿和足,整体以云雷纹为地纹 

 

大禾方鼎的人脸纹饰近似于蒙古人种,双耳上侧还装饰了曲折角,下侧有兽面纹的腿和足,整体以云雷纹为地纹

器身与器盖天各一方

根据湖南省博物馆青铜器研究专家傅聚良所撰《皿方罍的出土地点和流传经历》,皿方罍通高88厘米,重达51.5公斤,容积越约51升。罍的四角饰有长条钩戟形扉棱,细云雷纹为地,饰兽面纹和龙纹、鸟纹。傅聚良认为,这件器物是“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罍四面的出脊都如钩子,比较尖锐,这是表现了一种南方青铜器的特征。”马今洪对第一财经说。

至去年3月19日湖南省博与佳士得签订合同之时,这件青铜器的器身已经漂泊90年,其间发生的一连串故事跌宕起伏,与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紧密勾连。

对于皿方罍的出土时间和地点,文博界迄今尚有争论。根据傅聚良的梳理,占据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它是1922年出土于桃源县漆家河,依据为器盖收藏者、湘军高官周磐被处决前的交代材料;另一种则源于湖南省博研究人员的探访、考证以及《桃源民国志》的记载,认为皿方罍出土于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时间为1919年。

据记载,一个叫艾清宴的村民无意中挖出了皿方罍,他并不知这件器物的价值,便将其一直保留在家中。直到1924年,湖南益阳商人石瑜璋看到器身,出重金收购。双方谈好价钱之后(根据周磐的交代材料为400大洋),石瑜璋便雇佣当地人将器身扛走,却并未拿走器盖。此后,艾清宴将器盖交给儿子所在的新民学校充作学费。也因于此,器盖便流入这所学校的校长钟逢雨手中。

1925年,长沙大公报报道了钟逢雨举报石瑜璋买走皿方罍器身的事情,惊动了教育总长章士钊。章士钊要求湖南省长进行调查,最后在长沙一家古玩店发现了器身。但此物在古玩店,当局无法收缴。政府除要求当时从农民手中买走它的石瑜璋归案呈交之外,也就不了了之。皿方罍的器身也自此没了线索。直至1931年,法国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编著的《中国艺术史》出版,它的踪迹才再次显现。此书中收录了皿方罍的照片,并介绍此物为姚叔来、卢芹斋等人收藏。傅聚良据此推测:“所以此器到上海后应是卖给了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人。”1950年代,器身流入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手中。直至2001年,器身被新田栋一的家属交予纽约佳士得拍卖,以924万美元之价创下当时的中国文物拍卖记录。2014年,此物再现佳士得拍场,“首身合一”才最终达成。

一直留存于中国的器盖面临的也同样不是坦途。流入新民学校之后,当时的湘军首领周磐以3000元银币买下。直到1952年,在镇反运动中面临处决的周磐才将这件文物交给政府。1956年,皿方罍器盖被移交湖南省博物馆。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