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鸟
宝鸡茹家庄一座鱼国墓葬共出各种玉器337件,引人注目的是雕琢成形的十一件玉鸟。这些玉鸟多出在棺内墓主头、颈、胸、腹部,图1所示的这件玉鸟就是其中的一件。此玉鸟长2.6厘米,宽1.4厘米,厚0.4厘米。鸟体特小,呈浅浮雕状,写实性强,造型生动,形象逼真。青玉,深灰色,半透明,玉质油润,鸟屈身昂首,短尾垂地,作伏卧状,尖勾喙状,阴线雕出圆目、翅、尾,胸前和下腹各有一穿孔。玉鸟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夸张,情态逼真,造型生动。这座墓葬是西周中期鱼国国君与其夫人的合葬墓,显然规格和等级都不低,充分显示了当时鸟在社会生活中不光仅有鸟图腾崇拜的意义,而且还与身份地位息息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陕西梁带村芮国墓地502号墓墓主面部左前方出土了一件立鸟玉佩,高5.1厘米,宽3.4厘米。青白色玉,质地细腻,透明感强,抛光甚好(图2)。鸟作站立状。嘴部饰斜线羽状纹,喙字形目,有突出的叶芽状冠,身饰双线云纹组合的翅膀及背翎,腿足饰双线云纹,尾部饰斜线羽状纹。颈背、腿部及尾部,各有一个对穿小孔。背面饰龙纹,在鸟首及身部的位置,为正面龙首连接折曲的龙身,龙身由菱纹构成。鸟尾、足部被雕成另一侧视的张口龙首。这件玉鸟的时代处在两周之际,与前者相比,玉鸟的纹饰风格、写实与抽象夸张的艺术手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所包含的人们对鸟崇拜的寓意和所体现身份地位的功能并没有多大变化。
现在一些学者从象形字的特点出发,根据考古中出土鸟形器物的一些特点,如鸟头上有无喙、冠,鸟身有无点状纹饰,侧面画有鸟翼和脚爪,尾部作剪状,或隶定为雟(guī),或隶定为鸡,或隶定为燕等等,这在本意上值得商榷。从先民鸟图腾崇拜的意义上看,对三千多年前的先民来讲,动物外形的局部细节可以不那么讲究,真正要表达的是对鸟神性崇拜的象征意义。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陕西宝鸡 刘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