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画坛,杰出的女画家并不多,若以艺术和年龄及知名度一起来排序,上海的陈佩秋占据了首位。但从整个国际的视野来看,那就是旅居在澳大利亚的设色抽象画大家周绿云。
屈指算来已近十五年以上,应澳大利亚《澳华月刊》主编蒋先生的邀请,我曾到布里斯班位为周绿云女士调理身体。
周绿云,1924年出身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她父亲周莲轩是松江大地主的独生儿子,因为抗拒家庭干预他自由恋爱,而与热恋中的同学金小姐私奔到上海。在上海,周莲轩放弃了父亲过世所留下的遗产,放弃了读大学,与意志高傲的妻子金其超一起自食其力,相依为命。周绿云出生后,在上海受到非常系统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直到1945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系获得文学学士的毕业。
周绿云接受到父母的最大遗产就是父亲的新文化思想和职业书法家母亲的艺术血缘。周绿云早年师从中国画大家贺天健,因为1949年随丈夫到台湾而中断,后定居香港后又师从赵少昂和“新水墨”画家吕寿琨先生。从她为“新水墨”画派推波助澜到七十年代独开生面,以水墨抽象作品立足香港画坛,周绿云的作品具深奇博奥之壮美,有天魂地灵之格调。
之前,我并不知道周绿云,也未看过她的作品。但是当我到周绿云家的时候,她的作品深深打动了我,她以中国书法符号作为起笔,奇崛柔韧、放纵狂泻的笔意,一挥而成。线迹四射,色调细润、深厚,创造出黑白反差,对比强烈的空间,恰如苏东坡所言的“清奇雄富,变态无穷”,仿佛是星云际会的天体,又似时光飞梭的璀灿,清流争泻,乱云崩石,“来无影,去无踪”蕴含着无穷的宇宙韵律。
在《澳华月刊》蒋主编的带领下,驱车来到位于布里斯班的一个别墅区。当我们车刚到周绿云家门口,她已经在门外迎客了。周绿云个子不高,笑得很甜。身穿大红的短袖运动衣,搭配着一条白色的长裤。她手扶门框,满脸春风,显得精神格外爽朗和好客,一边与我握手,口口声声说:“久仰,久仰”,将我迎进楼下的客厅,也是她的画室。
这是一座典雅的两层小楼,门外花草密布,窗上拈着五颜六色的花纸,室内更是一派艺术的气氛,楼下背窗朝门处,放着一个大画桌,右边的厨具台上,堆满着颜料和几十支画笔,墙上吊着刚完成的大作品,另一面墙壁上挂着中国旅澳著名艺术家王苗子先生为她题写的篆字小横幅“绿了芭蕉白了云”,大画桌后恭敬地挂着天主教教皇的彩色照片,框外围着一圈洁白的小花。显得格外的神圣和虔诚。
1991年底周绿云在香港中风,被在澳洲行医的儿子接到布里斯班。我们刚坐停当,周绿云又带我上了楼,在其中一间堆放放着她的作品的房间里,欣赏起她的近期大作。每张作品均超过丈二,她一边翻,一边说:“我画着些画,真是累死了。一幅作品有时是我一个月的心血。”我瞬间发现,这批作品中的红球,在每幅作品上都是单数。周绿云她不相信,她说是根据画面需要来点缀红球的,应该是有单有双,结果再从头翻一边,尽是一个、三个、五个或者是九个。周绿云看到自己都不知道的构图中红点的单双数目,感到惊讶和奇怪,向我讨教,我告诉她,这是个玄机,大艺术家会在不经意之间融入了天地的灵气,就如符篆中的结构,所以周绿云的作品是有能量的,并且是大能量。
我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中,一直重视对纯艺术作品,特别是对绘画艺术的研究,并且在探索美术作品本身思想、情绪、感情表达潜力时,对美术作品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影响力有着一系列独到的甄别方案。无论传统风水还是现代人体工程学,都将美术作品作为改良人类居住环境和人类运程转换的一个重要的实施手段,唯有人体工程学将美术作品本身所含的能量、场能转化力提升到应用时的首要考量。在我的眼中,周绿云的画具有现代意识的抽象表现,尤其她独创的“积墨法”营造了深邃、沉厚、玄幻的意境,草书的狂肆、金师的苍古掀起了画面的灵动和强烈的律动感。作品中时常出现的泼墨或点墨,手法全
新,所具的隐喻,也就是其作品能量之源,场能转化之中枢。
我告诉周绿云,她的画本身就具很大的能量,并且是场能转化之中枢。在她的画中隐喻着她内心的追想、怀念、悲哀、喜悦。她的画完全可以医治她本身的病症。周绿云听得很仔细,生怕忘记还用笔来记录我的话。
周绿云说,因为中风的后遗症,所以走路不稳。我让她在画室内来回走动。对应其作品,我当时断言说周绿云的脑部神经系统有些问题,在我的指导下,她坐在方凳上入静,一动也不动。我给她讲她作品的内容来引气通脉,以气唤神,以神走脉,以脉运血,无论在身体与精神中都注入瑞气场能。十分钟后,她感觉非常好地站了起来,走姿显然是平稳多了,她拿了一支毛笔,蘸了一点红颜色,在信笺纸上试笔,只见她,落笔凝重,突然手挥笔扬,或提、或转、或飞白、或行云流水、或卧毫逆送,一气呵成。周绿云高兴得像一个小女孩:“太好了,比任何时候都顺手。”这种“造物所弃置”的景象,出现在周绿云的笔下。
若干年后,周绿云还托人从澳洲给我送来了她的一张作品,这张作品让我看到了她的健康,看到艺术感染力的提升,让我知道她还保持着我教她从作品中提取能量的方法。她通过浓墨挥洒,勾勒出感情实在的空间境界,又将隐喻植入到生动的细节刻划,醒目的色彩,凝聚了弥漫于画面上的神秘气氛,充满着爱的感动,完全摆脱了具象的表现,呈现出她内心真实可信的人事感情。
李建军写于央视微电影中文频道
2015年12月13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