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凤鸟纹提梁卣
西周凤鸟纹提梁卣
凤鸟纹提梁卣是商末周初时的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从之前的考古发现看,这种器型都出土在陕西宝鸡地区的戴家湾墓地和石鼓山西周墓地。存世的也并不多,除宝鸡外,上海博物馆(图2)与美国纽约美术馆(图3)、弗利尔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各藏有一件。也就是说,这种器物的华丽程度在青铜器群中可以称得上绝无仅有,并且其时代特征非常鲜明,分布区域特征也十分明显。从造型上看,卣器身上的扉棱非常突出,这种铸造手法只盛行于商末周初,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上很少见到。与一般的青铜器比较,这种带扉棱的青铜器铸造难度要大许多。这种铜器陶范只在河南孝民屯遗址上发现过。从纹饰装饰手法上看,卣体上的长尾大凤鸟纹装饰手法是西周早期铜器的典型特征。一般认为,商人与周人的祖先起源都与鸟的图腾崇拜有关。反映在青铜器上,凤鸟纹多饰于鼎、簋、尊、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腹、足等部位。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大多作对称排列。发展到商末周初及至西周中期,由于西周青铜纹饰中出现了大量的凤鸟纹,所以人们常常把这个时期称之为凤鸟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