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凤鸟纹提梁卣
这次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现的这件提梁卣与陕西梁带村出土的大凤鸟纹提梁卣(图4)更为相似,问题的焦点也可能就在这里。梁带村的墓葬时代在两周之际,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梁带村的这件大凤鸟纹提梁卣是仿制的。而这次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长尾凤鸟纹提梁卣,从时间上看相差近千年。但从照片上看,与共出的其他铜器时代风格对比鲜明,完全是西周早期特征。因为这种带扉棱的青铜器不论是用泥范还是失蜡法铸造,难度都非常大,因此,在西汉,要浇铸出这件与西周早期风格一模一样的凤鸟纹提梁卣,并且不被看出破绽,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不可否认,青铜器在三代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体现礼制的载体。从目前这几件鲜见的凤鸟提梁卣出土情况看,其墓主身份都不一般。宝鸡出土的几件的墓主虽有争议,但就有周文王的小儿子冉季载家族墓之说;梁带村墓葬是芮国桓公之墓;这次南昌西汉海昏侯之身份也不低。当然,海昏侯墓确实发现了七件鼎,如果墓主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那么这也存在许多难解之谜,因为刘贺的身份特殊,他是汉武帝的孙子,曾被扶上帝位,但27天后即遭废黜。然而,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陪葬情况看,考虑更多的恐怕还是财富的占有。如发现的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187枚金饼,25枚马蹄金。其中罕见的麟趾金10枚,大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10枚等等。虽然对什么叫“麟趾金”可能还有许多盲点,但这些都是财富的直接体现则毋庸置疑。西周凤鸟纹提梁卣能完好无损地出现在海昏侯的墓葬中,其最大的意义恐怕还在财富上。说明这件奢华的青铜珍宝早已被刘贺囊为已有。从西周初年到西汉的近千年里,虽然世事沧桑,朝代更迭,但这件稀世珍宝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刘贺当时说不定就是一位珍宝收藏家。因为纵观历代古董收藏家,官、财、文三个因素必具其二,否则,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收藏家。刘贺虽然是一个被废黜了的短命皇帝,仕途不佳,但皇家之财力和文才不凡,因此才有了海昏侯墓一万多件包括铜器、玉器、金器、钱币、漆器、琴瑟、棋盘、竹简、木牍和孔子圣贤像大量珍宝的出土。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陕西宝鸡 刘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