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说一下岫岩的黄白老玉,它的硬度约在6.36~6.46左右,密度与和田玉一样在2.95左右,呈色为黄白、以及鸡油黄,分为山料和河磨料,黄白老玉 历史悠久从红山文化时期就广被人们所使用,但是由于古代的开采技术及雕刻工具落后,黄白老玉矿真正被开采仅仅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它的等级分化明显,末等玉 材含棉点,杂质多,质地偏软,硬度、密度不够,呈色较杂多为青白泛黄,顶级的黄白老玉纯净似水,基本没有杂质棉点,硬度密度高,成色为纯正的鸡油黄,黄白 老玉矿的储存量比较大,但是真正达到顶级标准的黄白老玉只有几百吨。由黄白老玉雕刻出的玉器,温和细腻使人有赏心悦目之感,不会因风化而产生裂纹或褪色褪 光的现象,具一定的收藏及升值空间。
再谈一下最为突出的析木玉,析木玉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玉矿当中最晚且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因为硬度高密度大析木玉几乎没有皮料,在上亿年河水浸泡养护下玉质纯 净细腻,颜色多为黄绿、浅绿、绿、墨绿几种,是唯一一种可以和翡翠媲美的玉,它的总产量约有几百吨,但是真正达到顶级的析木玉产量非常少总和不会超过10 吨,析木玉的自然天成之美是任何玉都不可比拟的,它的出现打破了自古以来“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析木玉的色泽温润,净度奇高,它形似缩小版的灵璧石,不 用人工二次雕琢就是天然的风景奇石,小块的可以任人在手中把玩,大块的可以摆放欣赏,这和它独特的形成过程关系很大,析木玉是河水中的火山口喷发后形成 的,河内的火山口不大岩浆量也不多,由于火山喷发时地壳变动大,喷发后岩浆在河水中与其他矿物迅速融合形成新的矿物(析木玉),河水一边冷却其他泥沙矿石 一边覆盖,导致新形成的矿物被层层覆盖在河床深处,就地而成形状通透嶙峋,在上亿年不见阳光空气,河水冲刷不到的稳定环境下,矿物的杂质被洗涤干净,玉质 温和似水、皮料自然褪掉。使用析木玉雕刻出的玉器清丽温润,不会因风华而产生褪色褪光及裂纹的现象。由于析木玉产量奇低,并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是人类独 一无二的珍宝,有巨大的收藏及市场升值 空间。
可惜的是在玉矿发现、开采、保护的过程中人们缺乏经验,导致玉矿被疯狂开采直至枯竭,目前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近代玉器数量几乎为零,如果再没有新的优质玉矿被发现,那么好玉即将就此消失,传承至今的中国独有的玉雕工艺和历史悠久的玉文化将变成虚无漂的传说。
另外,目前收藏及鉴赏市场的杂乱现象频现,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广大藏友们的注意与重视。近日我听说有将新疆和田玉、湖北绿松石、河南南阳玉以及辽宁岫玉统称 为中国四大名玉的说法,这令人啼笑皆非,其它三种玉我不做评论,因为无论从质地、呈色、矿物含量以及分子结构上来说它们可以统称为玉,但是绿松石为什么会 混迹其中?绿松石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石头,只是因为这种石头颜色艳丽,密度硬度相对较高就能称之为玉了?我实在不明白,伪专家们是如何划分的。早在中国古代 就有使用绿松石制作的器物,它在全球被广泛使用,产地国内外皆有,优良的绿松石可以作为宝石使用,但是它的矿物含量与分子结构以及质地与玉有巨大区别,绿 松石是铜和铝以及磷酸盐矿物的结合体,硬度在5~6之间,密度约为2.6~2.9,颜色多为不透明的蓝色、蓝绿、浅绿、黄绿、白等,优质的绿松石为瓷化表 面,抛光打磨后会泛出像陶瓷表面一样的光泽,硬度密度差别大,有吸水性经不起风化,常年日照会变色褪光。在如此巨大的差别下,竟然产生将绿松石归为玉类的 说法,我认为这就是在混淆收藏市场。
由于许多伪专家没有科学依据的胡乱评论,扰乱收藏与鉴赏的市场,使人们盲目跟风收藏,从而错过真正值得收藏的珍宝,在这种市场混乱的情况下只会使玉退出收 藏舞台的速度加快,我认为应该快速有效的整顿收场及鉴赏市场,以正确的眼光及位置发现探索真正值得被重视的宝物。高古玉、古玉以及现代玉,应该被正确的认 识和对待,它们是大自然和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璀璨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值得人类不断地去追寻与探索。(作者:邢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