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中国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文化产品出口榜首(图)

中国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文化产品出口榜首(图)

2016-05-12 09:27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04年至2013年间,视觉艺术和工艺品是世界文化贸易的最主要产品。201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视觉艺术和工艺品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额为494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33%。这也是唯一一个如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占据出口榜前列的文化产品领域。

2013年,中国在书籍和新闻产品领域的表现也不错,出口额在美国、英国和德国之后。

而在被几个国家垄断了的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领域,中国自2004年以来出口主导地位明显,占领域总额一半。这主要缘于中国出口的大量电子游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排在中国之后。

在主要涉及服务,而不是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产品领域,中国在2013年名列出口第六,在进口方面则位居第三。

数据源自海关统计及联合国数据库

“报告使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的分类方法,用统计报告的方式定义文化领域。”莉迪亚·德洛莫说,“教科文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统计报告已为国际所接受,并为定义文化统计提供了一个概念范式。”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文化统计框架》,将文化产品定义为“传递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产品。文化产品是“体验产品,即消费者只能在消费这些产品之后才能确定其价值”。文化产品是可见的,可以依据其外在的物质特点进行分类,但文化服务业则是不可见的。文化服务业“旨在满足文化兴趣和需要,它们本身不代表文化物质产品,但却有助于文化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传播”。

在这个分类标准之下,许多超出大家惯常认知的产品也被归到文化产品之中。除了常见的电影、游戏以外,金银珠宝、针织刺绣品、建筑的图纸、有收藏价值的动物、植物、矿物等都被包含在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产品统计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方式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差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多是采取了纯粹经济的定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与教科文组织的共同点更多一些。教科文组织以1972年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为依据,将自然遗产包括在内。”莉迪亚·德洛莫表示。

据介绍,报告中文化产品的数据来源于海关统计、联合国商品统计数据库以及联合国经济社会部。文化服务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和位于日内瓦的国际贸易中心。

文化发展出现非物质化趋势

这并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发表文化产品相关报告。大约30年前,这项工作就展开了。上一份报告涵盖了1994年到2003年的数据,跨度也是10年。

报告的背后体现了国际对于文化产品的重视。联合国大会在发展议程中强调了文化产品的重要性。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中,设有一个衡量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增加的新指标,设立指标的目的是为了到2030年促使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翻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条也要求,发达国家应通过适当的机构和法律框架,为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和其他文化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以及那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优惠待遇,促进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

“撰写报告历时一年,主要是为了探寻文化产品流动国际化的主要特点。”莉迪亚·德洛莫介绍,报告还分析了2008年经济危机对文化贸易的影响,罗列了文化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并以新的统计方法描述了文化产品国际贸易。

10年的跨度的确描绘出了变化

因美元价格变动,在2004年到2013年间,中国对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增加了200%,但所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份额则从2004年32%下降到2013年18%。在出口美国的文化产品中,最主要是电子游戏(29%),其次是珠宝(24%)、雕像和塑料装饰物(13%)。2013年,中国是向美国输出文化产品最多的国家。

此外,中国开始从更多国家进口文化产品。2004年,中国89%的进口文化产品来自10个国家,2013年,这10个国家只占中国文化产品进口的68%。2004年,中国文化产品50%的进口来自亚洲国家,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41%。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莉迪亚·德洛莫看来,是中国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几何级数增长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强项在工艺品”。

不过,这份报告主要涉及的是物质产品,而莉迪亚·德洛莫觉得,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非物质化的趋势,“比如人们已经开始下载音乐,而不是购买CD。衡量文化影响大小的一个指标是文化参与程度。”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吴云)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