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民华捐赠作品
捐赠证书
三、日常书写的形式及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形式主要包括日常笔记、随笔所记、游记以及有感而发之评论;与友交往之信札、便签、作品之小样与草稿等都可成为作品。六一居士欧阳修书论云:“学书勿浪书,随笔所记,他日便成为故事”。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历来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坚持日常书写,书法生活化,就是尽量离毛笔近,随时随地有“毛笔”的概念,即使暂时没有条件挥舞毛笔,用硬笔、便携式毛笔,也应按照毛笔的规则来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毛笔书法的零距离接触。日常书写与当代书法创作的关系也十分紧密,首先,历代书法精品都与日常书写有关系,天下前三名的行书《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无不与生活日常书写紧密相关 ;书法创作离不开本体内容,王羲之《奉橘帖》、怀素《苦笋帖》等都是寥寥几行字,却记载了当时的情境也透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状态;日常书写是对创作的积累。欧阳修云“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有可爱者......”;风格锤炼与提升离不开日常书写,很多书家的风格都是由日常书写,日积月累自成一家而形成的。学习书法必须坚持长期不断地刻苦训练,方能渐入佳境。书法个体风格的形成也需要长期的磨练与积累,由技入道,技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没有其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进入道境。古人日书小楷万余字,轻松自如,试问如今能有几人做到。但如果只在技术上下功夫,而忽略文化、心性、怀抱、品格的锤炼,也很难提升书法的境界。此外,书法创作也要讲究“三严三实”,即:严防浪费、严守传统、严肃创作;心态平实、笔墨扎实、写出果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书法离不开生活,生活有了书法才能更美妙。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日常书写,使书法生活化才能使书法更好地传承下去,更加发扬光大!
讲座结束后,郁民华又与现场的学生进行了当面交流,解答了学生提出的在学习书法中的问题和困惑。
郁民华艺术简介:
郁民华,笔名有耳,斋号朴清斋,别署博古轩、榛茗堂,供职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草书委员会委员,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大展并获奖:作品获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入展全国第八届、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草书大展;“铁人杯”全国书法大展;入展纪念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入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入展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获全国第一届风景名胜楹联书法展一等奖;在中国石油系统组织的展览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获中国石油“墨缘奖”金奖、中国石油职工书法篆刻精品展一等奖、第五届中国石油职工艺术节书法大赛的书法银奖等,参加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近年来,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书法篆刻作品1000多幅,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中国书法通讯》、《书法导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河北日报》、《美术市场报》、《青少年书法》杂志、《艺品》杂志、《台声》杂志、《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当代书法家》杂志、《河北霸州市电视台》等多家专业书法报刊杂志、网站、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多次刊登其作品并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