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中国传统的礼器之一。玉璧是玉器里出现较早并延续不断的品种。款式造型多变,纹饰种类丰富,使用范围也是最为广范。新 石器时代的玉璧因技术受限,切割形制不太规整,或者薄厚不均匀,壁面不平,或者有切割痕迹。红山文化玉璧的边缘呈薄刃状,天然沁较轻,沁色较少,仅有红褐 色、水锈和灰黑等。良渚文化玉璧外缘薄,内缘厚,沁色多为雾状。这一时期的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特征大多是素面无纹,打磨较光亮。
直径22.3厘米 孔径5.3-5.6厘米 厚1厘米
浙江省海宁市余墩庙遗址12号墓出土 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深绿色,微沁有白色线纹。一面较平,一面留有线切割痕迹。
直径16厘米 孔径4.5厘米 厚0.6-1.1厘米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建利村戴墓墩遗址出土 现藏于平湖博物馆
深绿色。边缘不甚规整,厚薄不均,中间稍厚,边缘较薄,两面有多处凹弧线纹切割痕。通体精细抛光。
直径15.6厘米 孔径6.6厘米 厚0.75厘米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22号墓出土 现藏于山西博物馆
黄白色含有大量棕褐色杂质,内缘直壁,外缘弧壁。
直径16.3厘米 孔径5.3厘米 厚0.9厘米
湖南省孙家岗遗址9号墓出土 现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质受沁后为乳白色。扁平圆形。璧面内外边均打磨成平直,素面无纹,制作光滑。
直径17-17.5厘米 孔径7厘米 厚0.5厘米
山西省芮城县清凉寺墓地96号墓出土 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抛光。由边缘向中间渐厚,外缘不规整。
直径11.6-11.9厘米 孔径6.6厘米 厚0.4厘米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墓葬区采集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墨绿色,边缘半透明。孔径大于外周直径的二分之一。璧面的内缘刃状边,外缘直边。璧面上对钻一孔,且外缘局部对称部位呈斜线状,显示出与其他璧环的不同特点。
外径11.5-11.8厘米 孔径6.3-6.4厘米 厚0.5-0.6厘米
青白玉,夹大片黑色与褐色斑,边缘局部较干黄。器形尚圆,中孔歪斜。一面有一条直锯痕,贯穿全璧正中。
外径9.4-9.6厘米 孔径6.1厘米 厚0.5-0.8厘米
褐黄玉,局部灰白沁斑。为大孔壁,厚薄不均,两处有弧线切痕,边缘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