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的盘金宫毯复生
2002年,工艺行业协会提出要复制当时已经没人会织的“盘金毯”。盘金毯是宫毯中的极品,用“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来形容盘金毯丝毫不为过。“盘金毯”需要在地毯的正面盘金,背面盘丝;金镶丝缠,富丽堂皇,皇家风范,雍容华贵。这种毯子从民国以后就没有人再织过了。还在学徒时,康玉生大师知道南城有一位叫李凤俊的师傅会织这种盘金毯,也听师傅说过故宫里藏有盘金毯,甚至连做梦都梦到过盘金毯,但就是没见过实物。2002年,康大师所在的地毯五厂接受并专门成立了盘金毯挖掘小组,康玉生大师带着徒弟三进故宫。故宫博物院以前从未把“盘金毯”拿出来展示过。因为是珍宝,经过博物院院长特批后,故宫的工作人员才从地库里把落满历史尘埃的“盘金毯”抬了出来。第一次看到盘金毯,只许看,不准摸。因为无法细看,不了解结构和织法,他们申请二进宫,这一次他们得以拿着放大镜细看,回去后把“盘金毯”的技艺进行了复原整理。康大师和徒弟先试制了“盘金毯”中间一个夔的小样,又拿给故宫的有关专家看,都说一模一样甚至还好。
织“盘金毯”,先要把一两的黄金捶打成将近一亩地那么大,再切割成韭菜叶那么宽的8万米金线,再手工缠到毛线或丝线上后就可以进行手工织作了。“盘金毯”在宫毯中是贵重奇珍,据说,过去皇上用它时都尽量绕着它走,不去踩它,怕磨损金线。而“复原”的“盘金毯”织小样时用了120道规格,比故宫里清朝的100道“盘金毯”还密实;竖着的经线、横着的纬线密度加强了,背面看不到金线,避免了铺在地上磨损,毛越密实就越好看。
不容乐观的宫毯现状
康玉生现在带着几个徒弟,其中最小的徒弟王国英也已经50岁了。然而宫毯的现状和宫毯的价值在中国市场化的进程中完全是倒挂的,价值与其含量和劳动根本不相符。就市场上一块约1米长、50厘米宽的纯羊毛手工地毯来说,价格仅千把元,可这却需要两个手工艺人花费半个月的时间才能织成。光是工资成本也不止这个数。地毯厂工人们说,织一尺赔一尺!现在工厂最小的织毯工人也都40多岁了,再小的没有了,也招不上来,年轻的没人学。在北京,织毯子的从原先的8家国营地毯厂到今天只剩下一家在坚持织地毯。地毯厂接到织毯子的活儿后,因为缺人手,大部分要到河北、内蒙古等地加工完成……织毯行业俗话说,三分做七分铰。这一行是学3年未必能学出一个徒弟来,很多人干了一辈子,干到快退休了也不可能达到11道工序技术在手的程度。所以11道工序能够维持住眼下这种“有师傅没徒弟”的尴尬局面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为了保存“宫毯”技艺,2008年,“宫毯”技艺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国务院又将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人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符号,他们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随着社会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已经走进历史的尘封中,但是只要有“活”的传承人存在,传统的优秀文化就会永存。康玉生说:“只要是热爱宫毯的人,我就愿意教,真善美的东西,总会有执着的人坚持。”
听着“非遗”传承人的述说,记者又感动又着急,感动的是传承人的执着坚守,着急的是“非遗”传承难以为续。作为一名有良知、有责任的媒体人,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记录下传承人坚守技艺的感人点滴,唤起大众对“非遗”的重视。媒体人应肩负起传播“非遗”的重任,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坚持不懈地报道它在薪火传承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的大地上发扬光大,在世界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