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80岁织毯艺术传承人难觅徒弟 宫毯现状不容乐观

80岁织毯艺术传承人难觅徒弟 宫毯现状不容乐观

2016-07-28 10:39 文章来源:《投资与合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化遗产日前夕,为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记者顶着炎炎烈日,走访了多个“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场地。“难哪!招个徒弟咋就这么难”,这是“非遗”传承人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一提及传承,80岁的“盘金毯”编织技艺传承人康玉生就愁眉不展。“这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满足不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几年来,我先后收了两批学生。但短短的时间里,徒弟们就把师父给“炒”了。他说,真希望有年轻人能真正潜心学习,使宫毯可以传承下去!”康玉生,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品有:《永乐宫壁画》《骏马图》《柳毅传书》《仙寿图》等。康玉生老人,今年已经83岁,在北京宫毯业,康玉生老人差不多是健在的唯一一位熟练掌握宫毯11道工序全部织作技艺的大师。

走在街上,他和每一个街上遛早、买菜、接送孙子上下学的老人一样普通平凡,但是这位精神矍铄、气质文雅的老人却不平常普通。作为工艺美术大师,他是北京宫毯行业最高荣誉获得者,他是唯一一位至今还掌握宫毯极品“盘金毯”编织技术的人,他能熟练掌握宫毯11道工序的全部制作技艺。

宫毯有着独特的东方艺术美感,抽交格律体是“宫毯”的编织特色,一般“京式手工地毯”都为格律体,选用西北土种绵羊毛编织。宫毯的制作用料十分讲究,编织手法更是细腻,需要工艺师设计出织毯的花纹图样,并将它按照织毯的尺寸放大,用不同符号标志出不同颜色的毛线,然后按照图样以经线、纬线交叉的方法将一根根毛线编织成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点点成型。一件宫毯要经过纺毛、染色、放大样稿、织作、平、洗、片、剪、整修等11道工序。

北京宫毯注重运色,纹样对称虽然世界各地的民间都有编织地毯的传统和习俗,但北京宫毯比较特别,从出纹样画稿到编织制作全部由皇家一手操办管理。历代帝王们都把它列为皇家贡品,清代的造办处有专门为皇宫制作“北京宫毯”的机构。清朝宫廷中集中了大批御用画家的如意馆中有专门负责为地毯画这种花样图案画稿的。为了满足皇上的不同口味,除了京城的御用作坊织,还指定、委派各地的作坊织,但只有北京织的才能称为“宫毯”。也有各地官员知道皇上喜爱这个,就投其所好进贡地毯,至今故宫博物院还陈列有由新疆、西藏、宁夏等地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咸丰年,随着西藏达赖喇嘛携藏毯进京,也带来了大批喇嘛艺人在京传艺带徒,北京宫毯开始逐渐繁荣。一方小小的手工地毯,其中的图案、组色及织作如同完善的等级制度一样有着严谨的规定和明显的区别。“故宫里现在还是按照原样铺设着地毯,只从地毯的铺陈上你就完全可以知晓此中曾经居住过的人是何等身份、官位了。”北京“宫毯”对于纹样严谨的安排、关于夔(九条团龙图案)的遵规蹈矩、种种花纹的布局和讲究都有严格的规定,譬如龙,五爪的、四爪的、三爪的;还有颜色,单一个黄色就有不同的分别象征,宫里的工部专设工艺坊、御用造办处等,对皇宫内院所铺设的地毯和编织,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并设有专职官员监督执行。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