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陆放翁赠诗柳市僧

陆放翁赠诗柳市僧

2025-07-01 13:57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刘顺平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南宋诗坛,陆游无疑是一颗格外耀眼的巨星。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乃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与史学家。他的一生,见证了南宋初期的动荡不安与复兴历程,其作品与经历,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符号。

这位自号“放翁”的文坛巨擘,诗作数量浩如烟海,存世之作多达九千余首。其题材广泛,风格兼具李白的豪放飘逸与杜甫的沉郁顿挫,照亮了南宋的文化苍穹。在他众多作品中,与乐清柳市相关的几首诗背后,藏着一段饶有趣味的故事。

db0hi0qx56cstezyee.png

陆游一生跌宕起伏,少年时期便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中年时投身军旅,抗金复国的志向坚定不移。其《示儿》的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他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尽管他未曾亲身踏入乐清柳市,却因一次奇妙的机缘,与柳市结下了不解的诗缘。

db0hia5m9fruatlbhc.png

2025 年 5 月 18 日,恰逢陆游诞辰 900 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望其生平,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

绍熙二年(1191 年)的一个秋日,山阴的陆游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广汉僧祖成。祖成云游四海,此次带来的消息,令陆游颇为震惊。祖成在云游至永嘉乐清县柳市的广福寺时,竟在寺中遇见一位自称“黄先生”的人正在炼丹。仔细辨认后,发现此人竟是阔别多年的老友成汉卿。

db0hiyf9uf80epapol.png


成汉卿,名光延,本是一位胸怀抱负、文武双全的才俊。早年,他担任福津县尉,后来升迁至成都路兵马钤辖,并获赠“右千牛卫将军”。在成都任职期间,他与担任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的陆游交往密切,二人时常相聚,畅谈家国理想与抗金抱负,往来十分频繁。然而,命运无常,淳熙七年(1180 年),成光延参与平定黎州“五部落之变”,却不幸失利,被贬至达州。好在不久后获得宽赦,得以自由选择居所,于是他选择卜居涪州。

祖成带来的消息,瞬间将陆游的思绪拉回到二十年前与成光延在成都的岁月。这年冬天,怀着对成汉卿由衷的眷念与怜惜,感慨万千的陆游挥笔写下《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从无虚日。余被召出蜀,汉卿坐法谪居于涪。既得自便,因卜筑,为涪人。今年广汉僧祖成来山阴,乃言:尝至永嘉乐清县柳市之广福寺,有黄先生寓寺中炼丹,及见,则汉卿也。余闻之,感叹不已,为赋此诗》,此诗收录于《剑南诗稿》卷第二十三: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

强敌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

夺官置之三峡中,空山猿鸟同朝暮。

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

平生心事一丹灶,万里生涯两芒屦。

东嘉古寺卧高秋,时有巢仙来叩户。

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

电眼猬须长八尺,论丹说剑气凌云。

db0hh3lmcyp4g3cg4p.png

诗中,陆游以“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高度赞誉成光延的文武才能,回忆起他往昔在玉关路上铁马黄旗、英姿飒爽的模样;又以“夺官置之三峡中,空山猿鸟同朝暮”,感慨他虽有灭敌的壮志豪情,却命运多舛,遭贬谪后只能在三峡的空山之中与猿鸟朝夕相伴。如今在东嘉古寺炼丹的成光延,仿佛已超脱尘世。“东嘉古寺卧高秋,时有巢仙来叩户”,山中之人虽不识这位曾经的将军,但他不凡的英姿依然令人惊叹。这里的“东嘉古寺”,“东嘉”为温州古称,“古寺”从诗题可知,特指广福寺。广福寺是乐清西乡的一座古寺,清光绪《乐清县志》记载“在柳市,今圮”。光绪《乐清县志》之前未作记载,可见此记载仅以陆游的诗为孤证。笔者以为这是陆游误听所致,此“柳市之广福寺”或许应为柳市智广寺。这场意外的相逢,促成了两位老友跨越山海的精神对话,也让陆游与柳市结下了不解的诗缘,成为柳市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时隔不久,陆游意犹未尽,又作《寄成汉卿将军》,以进一步抒发对老友的深切怀念与复杂情感:

燕颔将军万里游,谿山好处即迟留。

颇闻南岳度残夏,宁忆北平防盛秋?

君已飞腾丹换骨,我方衰病雪蒙头。

禅龛也有新勋业,百万魔军一战收。

在这首诗中,陆游以“君已飞腾丹换骨,我方衰病雪蒙头”,将老友成汉卿超凡脱俗、仿若脱胎换骨的状态,与自己垂垂老矣、衰病缠身且白发如雪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道尽了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其中既有对老友别样生活的感慨,也蕴含着自身迟暮的无奈。而“禅龛也有新勋业,百万魔军一战收”一句,更是巧妙地将成将军昔日纵横沙场、决胜千里的军事韬略,转化为如今在禅龛之中降伏心魔、修得内心宁静的修行境界,体现了老友即便身处不同人生阶段,依然不减其非凡风采与豪迈气概。

这些诗篇不仅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文坛佳话,更让乐清柳市这个滨海小镇,意外地成为南宋诗歌地理中的一个独特坐标。透过陆游的诗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将军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政治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艰难精神抉择。

陆游的这两首诗,为乐清柳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成为南宋文坛一段珍贵佳话。千年之后的后人,仍能从这些诗句中,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以及南宋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与文化脉络。它们如同一幅细腻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遥远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真情。这段文坛轶事,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抹亮色,更是文化传承中值得珍视的瑰宝,不断滋养着后人对南宋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刘顺平撰于力天山房

    2025年5月18日


责任编辑:一凡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