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李说当然916期)想成胖子贴秋膘 若要好运去啃秋

(李说当然916期)想成胖子贴秋膘 若要好运去啃秋

2016-08-06 23:05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60807b.jpg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排在13个节气。从时间维度上看,标志着今年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半。从气候的角度看,立秋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了。划分气候、季节的依据和标杆是以“平均温度”为标准,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保持在22℃以下,才算真正到了秋天的时节。但在传统玄学的八字论命中,从这一天起,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大部分地区仍并没有因为立秋而进入到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中国南方地区,立秋后还是在夏暑之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气温是更酷热,因而,传统玄学和医学对立秋开始到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作为农历节气中的一个重要的节气,总希望能挖掘更多的民俗、民习和民风,很遗憾,关于立秋的习俗记录,非常少,找到的记载也就是时节性的祭拜礼仪,摘录一些史书,片言只语:周代,立秋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明代保留了宋代的习俗,并无新意。


20160807c.jpg

 

到了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才有了真正民俗的出现,叫“悬秤称人”,就是在立秋这天,大家去过秤,与立夏时的体重做一比较,看看是肥了还是瘦了。如果是瘦了,赶紧利用秋季进补,把自己补肥了,这就叫“贴秋膘”。这一条民俗在清代是养生的法宝,但放在今天来看,已经失去了意义。到了清末民初,举国上下流行起一种新的习俗,叫做啃秋。

 

秋”字是由“禾”与“火”字组成,望文生义,就是禾谷成熟的意思。虽然进入到秋季,但余火尚在,需要从命理和生理上清火。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啃秋,就是在立秋日吃西瓜,清除暑气、提升体质、改换运势。

 

西瓜,自古就是瓜果中的宠儿。古人形容西瓜是“下咽顿除焰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对西瓜情有独钟。西瓜之所以叫西瓜,是因为从西域传入我国的,以其特性,它还是“寒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这也在提醒我们,凡是不能过,西瓜虽能清除暑气、提升体质、改换运势。如果过多的食用,效力是适得其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谈到西瓜时就说道:“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有些人本来就身子虚弱,运势低下,还要过食西瓜,只会“火上浇油”,适得其反。


20160807d.jpg

 

一年有春去秋来,一天有朝日夕阳,过了立秋,一年的时光走去了一半,立秋给我们留下来最多的却是伤感的情思。唐代大诗人令狐楚在《立秋日》诗中写道“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季节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尤其是心思细腻的文人墨客。每逢立秋,万物开始要呈现颓败,忧伤之意不觉油然升起。如果本文在此结束,多少有些沉闷,不如讲一个民国年间,因一块西瓜皮导致全国警察忙起来的故事:

 

1935年8月6日的《湖南国民日报》报道了因西瓜皮酿成的命案。有个叫王芝仙的人,平日里以卖菜为生,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差。立秋前后这一天,这位仁兄不啃西瓜,从菜市场回家的路上,踩在了一块从旁边飞出来西瓜皮上,摔得四仰八叉,头部砸地,一命呼呜。吃西瓜吃出人命并不常见,但因为啃秋,西瓜皮乱扔,而引起的大大小小的事故,在当时非常普遍。自此开始,每年的立秋前后,全国各地的警局,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巡查大街小巷,严整乱扔西瓜皮的不正之风。这就是民国立秋时节的一大特色,警察兼职城管、狠抓西瓜皮的故事。

 

李建军写于东莞2016年8月6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