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个人档案,孔 夫子网上有争议的商品还包括名人书信、手稿等,有林语堂、胡适、郭沫若等大家的,也有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价格则依据名人的知名度、书信内容和书 信品相,从几十元到数十万不等,其中一封“茅盾毛笔信札一页,手迹上有一些批阅痕迹”的商品,标价为20万元。
此前,成都发生过类似的老干部档案被网络买卖事件,成都市档案馆申明,人事档案虽然是个人档案,但是从社会角度来讲,它是公共资源,买卖个人档案的行为违法。
反思
专家呼吁加强管理
《档案法》规定,对非国家所有的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国家档案馆寄存或者出卖;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 单位或者个人出卖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倒卖牟利,严禁卖给或者赠送给外国人。
荣宏君是一位名人书札收藏者,他透露,在旧城改造中,很多机关都处理文件,档案、书信因此流传到民间,他看到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关于工作批示的回信。 2009年年初,他意外得到了周汝昌、臧克家、汤一介等诸多名人写给季羡林先生的100多封信函。荣宏君看到书信时也很震惊,为了防止信札流失,他从废品 回收人员手里买下了书信,后来辗转还给了季羡林先生。
除了档案买卖,近年来,关于涉及隐私的名人书信买卖也是争议不断,中拍协秘书长李卫东表示,从市场角度来看,历史名人的档案,创作的书札,往往与重大历 史事件紧密相连,既有书法,也是善本,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兼具,而又具有不可复制的孤品特性,因此,从艺术市场讲,这个收藏门类会始终延续下去,并且会越 来越受重视。不过他强调,“信札一定要先行解决好其中的著作权和隐私权问题,否则不宜贸然拍卖。”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啸认为,从法律层面上讲,如果公开买卖的私人书信所有人去世,也没有近亲属在世,不会产生法律问题,“我国法律保护逝者的名誉和 隐私,只有三代以内近亲属才能提出。而如果有资格维权的近亲属均不在世,就算存在侵权也无法起诉。”程啸说,民事诉讼的前提是不告不理,即使有近亲属在 世,但如没有提出侵权之诉,也不会形成纠纷。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