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图表 制图 叶聆
本报记者 程绩 实习生 杨洁
“我没想到,中央组织部印制的党员干部登记表、‘文革’交代书,这类档案竟然可以在网上那么轻易买到”,近一个月来,王选为此茶饭不思,这位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意外发现自己父亲的档案竟然在网上成了商品,追回档案的过程中,她惊讶于竟然有那么多涉密的干部档案在网上公开买卖。
个人档案、书信是否能公开买卖,一直以来都是充满争议的问题,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可以作为商品去交易吗?
乱象
“红色档案”网上热销
7月底,王选的一个大学生助手,意外地在网上发现了她父亲的档案。“这名同学知道我父亲曾做过中共地下党员,就百度搜索了一下他的名字,没想到置顶的竟然都是档案的售卖信息。”
王选的父亲是中共地下党员,上海解放时随陈毅元帅接管旧上海司法机关,参加组建新中国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
“杜保祺(国民政府首席检察官)去往台湾后写给我党潜伏在国民政府内的地下党的信札”;“原上海高院办公室主任、刑庭庭长、审判大汉奸梁鸿志时任书记 官、红色特工自撰简历”……诸如此类的王选父亲档案,在旧书网上被明码标价,从数百元到近千元不等,数量惊人。有些还用了王选的名字做广告,“中共红色特 工,其女是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维权第一人,极具史料价值”。
王选获悉后大吃一惊,她当即把网络截屏发给一位相熟的司法系统干部,对方说“这些档案都是真的”。
“我马上决定要追回这些父亲的档案,一方面其中有大量的个人、家庭信息,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至今未被公开的涉密情报,比如1953年和1979年中国共 产党中央组织部印制的党员干部登记表”,干部登记表中清晰地记载了王选父亲的职务是上海市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还详细记录了其家庭情况、工作经历,附有一 张个人照片。
王选赶紧和网络卖家联系,“卖家告诉我,仅仅我父亲的档案就有十几袋,但有些已经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卖家手中,还有些已经被买走。”
“一查我才知道,父亲的档案已经在网络上公开买卖超过一年,大部分集中在专门做旧书生意的孔夫子网”。卖家称,近年来个人档案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成交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有名的官员的档案,品相好的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