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一生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礼俗活动,祝寿便是其中之一。中国人为何十分热衷于祝寿活动?他们的祝寿活动有哪些具体的形式和特点?探索一下这些话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祝寿文化。
中国的祝寿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帝王在宴饮取乐时,就有了“献酒上寿”说法和做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做寿习俗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也越来越大。
所谓“寿”,通俗地说来就是指生命存在的时间和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国文化中的“寿”是带浓重的神秘色彩,既希望自己的寿命能够活到千百年之久,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超越生死的控制,达到生命的永恒。因此,祝寿也成为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寿”字在古老的汉字中是带有能量的。富丽堂皇的寿堂中,贴的是大大的金色寿字,文人雅士所赠送的寿联寿幛上,写的是以寿为题的华美文章,用于摆设供品的案桌上,铺的是绘以百寿图案的红色桌布,高高悬挂在房顶的宫灯里,也不时闪耀着寿字的光芒……千百年来,人们正是用着自己心目中这一个大大的字,描绘出了一幅幅奇光异彩的祝寿图画,塑造出了一个个风光无限的祝寿活动场景。
在中国人眼里,没有钱不是福,有钱也不是福,唯有长寿才是福。所以古代的帝王喜欢臣民称其为“万岁”,而老百姓喜欢被称为“老寿星”。对于长寿的追求可以说是中国人将生活、生存、物质与精神的巧妙结合。
作为承载着中国人特殊文化使命的“寿”字,虽然不是汉字之中出现最早的文字,却是汉字之中多变最多的异形单字。据我了解,在历代书法碑帖中,就有超过千种的写法,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企及的。同时与之应运而生的祝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涉及艺术、养生等各个方面,寿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特殊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寿”字艺术源远流长,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寿”字就已经出现。最初的“寿”字是以象形姿态出现的。伏羲时代,龙书字体的“寿”字像两条腾云驾雾的巨龙,龙是中国人的图腾,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到了神农器时代“寿”字则变成成了一缕缕的稻穗,饮食对于长寿的重要意义被彰显出来;黄帝时代汉字的鼻祖仓颉把“寿”字描述成“上面老人,下面小鸟”的样子;帝尧时代出现的龟书字体,则把“寿”字和乌龟联系了起来,正所谓“龟养千年寿”嘛。
后来人们从甲骨文中借来一个“畴”字作为“寿”字,“畴”是田垄的意思,当时的庄稼随行就势,弯弯曲曲很长,有长久长生之意。不过“畴”字一字多义,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又借来一个“老”字会意,古代把年老和生命的年限都称为寿。在旧时,长寿有着很多的雅称,如77岁可称为“喜寿”(汉字草书的“喜”,形似七十七),88岁可称为“米寿”(“米”字拆开来为八十八),99岁可称为白寿(“百”字去掉上面的“一”,为“白”字,百少一为九十九),108岁被称为茶寿(“茶”字的草字头看似二十,余下的分拆为八十八,两者相加就是一百零八)。耳顺之年、还乡之年或花甲之年,均指60岁。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或杖国之年,均指70岁。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80岁以上,100岁以下。期颐之年,指100岁以上。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寿”字当然也在其中。自先秦至今,“寿”字虽因隶、真、草、行等各种书体的不同,造就了千奇百怪的各种形态,但是在笔画结构上却都是以先秦为依据,变化不大。
中国人对“寿”字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十分惊人的想象力,这既包括对于字形字体的创造,又包括对“寿”字进行的奇妙组合。“寿”字渐渐的被图案化、艺术化,成为了一种吉祥的符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百寿图、万寿图。以百寿图为例,百寿图是由一百个形态各异的“寿”字组合而成的图像,它往往能够给人以恢弘博大、意蕴深长的美感,从而起到祈福纳寿的功效。在表示“寿”的图画中则是以“牡丹”、“寿山福海图”和“松鹤图”最为典型。在中国人的心目之中,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在“寿”字之中嵌入牡丹花,寓意富贵长寿;山与海则可寓意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松、鹤就更不用说了,松是长寿之木,树龄长久,经冬不凋,在道教神话中,松是不死的象征,所以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而鹤则是祥瑞之鸟,被视为出世之物,也就成了高洁、清雅的象征,得道之士骑鹤往返。在道教中,鹤是仙人的象征,具有仙风道骨者从面相上看往往鹤发童颜。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绘画的造型与构成从来都不局限于对以种物象形态的简单摹写,而着重于对天道元气的契合与神化,使画具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律动。这种律动就产生了气和气场,它作用于环境,就会对处于环境中的人产生作用。祝寿图产生的功效便是祈福纳寿。
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孝道的国度,祝寿无疑是表达孝道最好的方式。它一方面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之情,同时以寿联、寿屏、寿幛、百寿图等艺术形式给人注入生命的能量。
李建军写于
河北正定至北京的高铁上
2016年8月24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