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哈尔邦的南部,是古代的摩揭陀国。当时该国的寺院信奉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但必须是三净肉,这三种净肉是指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己所杀。这天,正好是菩萨布施日,天上飞来一群大雁。有位和尚见到了群雁,想到很久没有开荤了,信口说到:“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刚落,一只大雁就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无非是佛祖在教化他们。于是寺内的和尚就在雁落之处,举行了隆重的“葬雁建塔”仪式,并取名为雁塔。
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在西天取经途中,曾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玄奘大师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和舍利,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并且沿用了印度雁塔的名字。仅塔名前加一“大”字,以区别小乘佛教,这座举世闻名的佛教建筑,就是今天依然耸立在西安的大雁塔。
取名“大雁塔”,契合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更是唐代人对雁所具有品德的推崇。雁守时重信,即便因为气候,不得不迁移远方,但到春暖花开时节,依旧会按照飞走的路线,准时飞回到故乡;雁坚忍不拔,即便是狂风暴雨,也要一声长鸣,展开翅膀,搏击长空。雁齐心合力,昂首挺胸,翱翔长空,队形整齐如一,团结紧密。
宝鸡的法门寺因塔建寺,大雁塔是因寺建塔。唐永徽三年,取经回来的玄奘大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早在北魏道武帝时,此地已有净觉寺,隋文帝在净觉寺旧址上又修建了无漏寺。到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奏请太宗敕建佛寺,赐名“慈恩寺”。
慈恩寺落成之后,恭请了玄奘大师担任上座法师,玄奘大师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而得我,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创立了大乘佛教唯识宗,使慈恩寺成了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玄奘法师在慈恩寺当主持,同时从事译经和藏经,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为由,提出了妥善安置经像舍利方案,拟在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由于玄奘规划了佛塔总高三十丈,唐高宗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动用国有资金在寺庙的西院建五层砖塔。
大雁塔的落成,是京都长安宗教、文化中的一件盛事,并成了文人雅士心中的文昌福地。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将自己的名号题写在大雁塔下,此举成为当时最时尚的风俗,引得全国的学子纷纷效仿,特别是新科进士,把“雁塔题名”看作为最高的荣耀。在雁塔题名的名单中,最出名的当属白居易。当时,新科进士及第,要戴花骑马遍游长安,还要杏园探花参加国宴,然后登临大雁塔,由著名的书法家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写大雁塔的墙壁上,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
《中国城市有玄机》节目中,我将破译千年的疑团。我将在这集节目中,告诉您法门寺地下有着和法门寺塔下一样地宫。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仅以舍利子数量为例,《法师传》中记载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法师传》在描写修塔一节中说明,大雁塔“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这里有二点需要着重说明的,第一,《法师传》所说的舍利,是指佛祖真身舍利,并非高僧大德圆寂后的舍利。第二,中国古代所建浮屠,必有舍利、经文和金银佛像作为镇塔之宝。玄奘大师建大雁塔的起心动念,就是为了供奉和珍藏从印度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本集《中国城市有玄机》即将告诉您的是,玄奘大师所带回的珍宝到底在哪里?
李建军写于《中国城市有玄机》摄制中
2016年10月26日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