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说到了诸葛亮祈禳北斗、本命星,以求延寿的故事。说诸葛孔明先生因杀伐太重,杀人过多,天折其阳寿,孔明就在五丈原的军营中禳顺星、安太岁祈求延年益寿。他让手下人在军营大帐中设下香,并做了造像是文、武、长、幼等各种形态的祭品,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圈放置了四十九盏小灯,圈内安本命灯一盏。这时候,孔明就在帐中披发仗剑,踏罡步斗,祈禳北斗,如果七日内本命灯不灭,就可以增寿十二年。不料,大将军魏延在半夜里闯入帐中报告军情,不当心将本命灯扑灭了。诸葛亮弃剑叹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这段故事只是小说上的描述,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是否真的安太岁也无从考证,但这段情节恰恰反映了在中国古代,安太岁是一件非常重要且用途极广的民俗。
中国人往往将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称为“本命年”。人们认为,人逢本命年就会遭遇到生活上的不顺,道路艰难,要解除这种灾祸,不仅需要特别小心,还要安抚太岁。所以民间又把本命年叫做“槛儿年”,意思是说此年是人生的关口,要像迈进门槛一样地小心谨慎。于是民俗中就有了在本命年系红腰带、穿红袜子等,以此来“驱凶避邪”,保佑平安。
民俗、民习、民风中重视本命年与传说中的“太岁神”有关。“太岁”本是古代天文学中的干支纪时法,又称苍龙、太阴、岁阴等。本指木星,又是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的别名。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太岁”,乙丑年乙丑即是“太岁”,以此类推,至癸亥年止。但习惯上特别重视十二地支,地支分十二个方位,“太岁”也是十二年一循环。天干是时间的定义,地支是方位的指向,于是“太岁”也有了方位。中国民俗的许多禁忌也由此而生,因在在民众心目中,太岁是凶神,所以“太岁”所在方位就是“凶方”,《土风录》说“术家以太岁为大将军,动土迁移者必避其方。” 太岁之年,禁止兴土木及迁徙房屋等,否则会惹恼太岁神而带来灾祸。
“太岁”在传统文化中地位较高。《神枢经》说“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成岁功……若国家巡狩省方、出师略地、营造宫室、开拓封疆,不可向之。黎庶修建宅舍,筑垒墙垣,并须回避。”《黄帝经》也说“太岁所在之辰,必不可犯。”按照风水堪舆的理论,太岁是一大凶神,故凡一切动土修造,须等他出游他处,方可动工,否则将受其害,这就是常说的“太岁头上动土”。
太岁既能害人,人们便不得不防,但也不能不与太岁相触,更不能与太岁相冲。唯一的对策就是安抚太岁。此外,古人又创造了回避之法。《黄帝经》说“如岁月食西家,西家悬金。食东家,东家悬炭。是太岁避忌之法,汉已有之。”据王充《论衡》所云,东汉人即盛行厌胜法:“岁月有所食,所食之地必有死者。假令太岁在子岁食于酉,正月建寅,月食于巳。子寅地兴功,则酉巳之家见食矣。见食之家作起厌胜,以五行之物悬金木水火……设祭祀以除其凶或空亡徙以避其殃。连相仿效,皆谓之然。”
中国人关于“太岁”的信仰早在战国前巳形成。历史上设立专祠以祀“太岁”,大约始于北魏。据杜佑《通典》记载,北魏的道武帝时曾立“神岁十二”即设立了一个专祀十二太岁神的祠,大约到了金代,道教吸收了民间“太岁”的观念,将十二位太岁神具象成“六十元辰”,即六十位“甲子神”。金章宗明昌元年,为纪念自己的生母,章宗建立了一座“瑞圣殿”,也就是今天北京白云观元辰殿,供奉六十甲子神。到明代祀太岁神被列入国家祭典。据《春明梦余录》“明洪武七年甲寅,令仲春秋上旬择日祭太岁。”“嘉靖十一年,别建太岁坛,专祀岁”
道教不仅将太岁神具象为“元辰”,还把六十甲子星宿化和人格化,六十甲子成为六十尊元辰星宿神,标上了人名各异的六十位神仙,如甲子太岁名叫“金辨大将军”面目清癯,五绺长髯,两眼中各长出一只小手,手心中各托有一目,身穿长袍。乙丑太岁名叫“陈材大将军”,是一位身穿铠甲,手执长枪的年轻公子模样。这些太岁神“率领各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成岁功。” 在“太岁”神的基础上,出现了“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凡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本人的出生日在六十甲子的干支日,叫本命日,由此演化出通过安太岁乞求本命星,保佑自己吉祥如意,一生顺利。直到今天,依然受到中国人的极大尊重。
李建军写于美国纽约
2016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