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鲁迅手稿又一真迹现身 全国鲁研专家争睹风采(组图)

鲁迅手稿又一真迹现身 全国鲁研专家争睹风采(组图)

2016-11-30 09:28 文章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潘晓华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手稿是公案的“佐证”

“这个是真迹,但不是当初的定稿。”研讨会上,有鲁研专家提出,国家图书馆《古小说钩沉》手稿中不存此篇。

那么,由此可以推断,此稿或为《古小说钩沉•齐谐记》的最早版本。该稿共辑录“齐谐记”六条,其中同一故事抄录两次,内容简略,偶有重复,尚未辑校,也未排列顺序,系较为原始的面目,殊为可贵。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费时最长、最为重视的著作之一,早在他17岁离开绍兴到外地求学之前,就开始了辑佚。1909年从日本回国后,他潜心从事《古小说钩沉》的辑校,至1912年春完成初稿。

1926年,陈源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致志摩》一文,攻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日本人盐谷温的作品,引发了鲁迅“剽窃”公案。

鲁迅在公开场合讲述的《中国小说史略》“六朝小说”部分依据的就是自己辑录的十册稿本,这十册稿本即为《古小说钩沉》。

现场的一位鲁研专家认为,此次手稿真迹的出现,再次为鲁迅先生正名,同时也为这段公案鲁迅一方增添了新的“佐证”。

手稿见证周氏兄弟情

《古小说钩沉》也饱含着拳拳的兄弟之情。“周氏兄弟都为此书作出了贡献。”昨天,在场的鲁研专家们回顾了《古小说钩沉》的过往。

在辑校此书时,周作人曾参与抄录,初稿完成后,鲁迅以周作人的笔名“起孟”发表序言。此事被周氏兄弟共同的好友许寿裳赞为“以利让弟,以名让弟”,说明了鲁迅对周作人的关爱。

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后,鲁迅搬出北京的八道湾,诸多手稿、藏书均未带走,遂为周作人所有。“在后来的一段特定岁月中,周作人经常会赠送朋友鲁迅的手稿,而这些朋友也会‘晓事’地礼尚往来,这使得不少鲁迅手稿藏于民间。”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部主任刘思源说,现在“浮出水面”的手稿真迹,大部分都是那时周作人“送人”的手稿。

1936年,鲁迅去世后,周作人在《宇宙风》上发表《关于鲁迅》一文,首次披露鲁迅试图以周作人的名字发表《古小说钩沉》的事实,并赞鲁迅“做事全不为名誉”的作风,认为“这是求学问弄艺术的最高态度”。

从此可见,这份手稿也是周氏兄弟情谊的见证。

手稿从何而来?

这份《古小说钩沉•齐谐记》从何而来,成为昨天所有与会人员的关注点。

西泠拍卖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了手迹的来源,是天津书法篆刻家、收藏家齐治源的家属将手迹公布于众。齐治源已于2001年过世。

1966年8月,齐治源在“文革”中被抄走了四大箱文物。“文革”结束十余年后,齐治源终于迎回了当年被没收的珍藏,当时退还清单编号为2489的“鲁迅手稿”即为《古小说钩沉•齐谐记》。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全国各种纪念活动不断,鲁迅的‘手迹’也在不断浮出水面,但真迹却很稀少,在日本和香港的拍卖市场上,甚至出现过赝品。”王锡荣说,相对于鲁迅真迹的经济价值,学者更在乎其学术上的研究价值。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说,今年是纪念鲁迅先生的“大年”,这次手稿真迹的出现引发学界重视,或将引出更多的私人藏家拿出手中的珍藏,对于学术人员来说,即便是有一个电子版的影印手稿,也是对鲁迅研究的推动。

“《齐谐记》手稿是从绍兴走出去的,如今又回到了绍兴,是一种因缘际会,如果能留在绍兴也是一段佳话。”一位鲁研专家感慨。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