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经对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境内文物展开普查挖掘工作一段时间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文物局称,考古学者近期在芒康县境内确认的8处吐蕃时期石刻,成为西藏地域范围内较为密集和成体系的吐蕃佛教考古与艺术遗存。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吐蕃石刻,均是佛教造型,造像风格多为高浮雕或阴线刻,造像装束多高发髻、戴宝冠,身着三角翻领长袍,是吐蕃赞普及上层人士的典型装束。
“由此判断,芒康吐蕃石刻所属时期应为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至赤德松赞期间,时间在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上半叶之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延清说。
此次确认的8处吐蕃时期石刻,主要集中分布在纳西乡、帮达乡、嘎托镇,包括摩崖造像、圆雕造像、古藏文摩崖题刻、玛尼石刻四类。
考古学者称,从佛教艺术的角度来说,芒康县吐蕃石刻群折射出吐蕃文明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风貌,是见证西藏古代交通路线辉煌的重要遗址,也是藏族与周边民族自古以来进行物质、文化交流及宗教传播的历史见证,是西藏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
2016下半年,芒康县文物局、旅游局与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考古系学者联合对芒康县境内开展文物普查挖掘工作,并对芒康县境内的吐蕃石刻群进行了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