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微信《答疑解惑》栏目,经常会收到“我服用中药后,没有获得疗效,究竟是什么原因?”的提问,以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判断,服用中药没疗效,大致有二种可能,第一,这个病根本不能治愈的;第二是开方的中医大夫水平有限,没有做好中药的配伍。
中药讲究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则,将药物合用称为配伍,从而将针对性强多种单味药配合应用。君、臣、佐、使就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中药配伍的君是“主病之为君”,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君药。臣药是“佐君之为臣”,可以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和主病同时治疗兼病的药物。
佐药,顾名思义就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同时又能消除或减轻君臣药的毒副反应。使药在复方药中排次最后的药物,承担着引经药和调和药。无论你是否懂得中药,从君臣佐使的结构中,就可以看到中药辨证哲学的严谨。
中药配伍的目的就是要适应复杂病情,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和扩大药物的适用范围。传统中医不仅建立了结构严谨的配伍机制,又有七情和合配伍要领。古人把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谓之七情。第一是单行,单味药的应用,或配伍中各功效互不相关的发挥作用。第二是相须,“同类不可离也”。相同功效的药物合用,明显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为相须。第三是相使,有主有辅,辅助药物增强主药疗效的配伍,为相使。第四是相畏,一种药物的毒烈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第五是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性。第六是相恶,两药合用后疗效降低,互为相恶。第七是相反,两药合用后产生毒性或增加毒性,危害人体,成为相反。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出来的丰富宝藏,每一味药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小时候,外祖父给说过的一个中药小故事。那一年,我才11岁。我外祖父说:在两岸如削,岩壁高耸,汹涌奔流的瞿塘峡,有很多名贵的中药材,因地势峻峭没有人敢去采摘。有个年轻小伙胆大敢为,发誓前往采摘名贵中药材。在他临行之前,想到前往瞿塘峡路途艰难,凶多吉少,所以对妻子说:此去最少要一年,长则要三年,如果我三年期到而还没有回家,就别等我了,你可以改嫁。刚过了三年,小伙采药回来了,他回到故里听别人说,他妻子已经改嫁。他在无奈中托人传话,希望见妻一面,试图争取妻子还能回到自己的身边。不料他妻子说:“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未回,如今我己错改嫁,心如刀剜恨又悔!”小伙知道妻子久思重病,含泪送上他采摘的药材。他妻子眼见回家而不能团聚的亲人,想想自己病弱的身子,萌生了轻生的念头,所以不问药名,就将丈夫所赠之要吃了。没想到服药后,非但没有一命归西,反而治愈了身体的重病,后人将这药取名叫“当归”。
多种中药经过配伍制作成药,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公元前3世纪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书中现存医方为283首,其中收载了丸、散等古老的成药剂型。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书中不仅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概念,而且还记载了13首方剂,其中有9种是成药,包括了丸、散、膏、丹、药酒等剂型,说明复方中药自古就是中医世界的精髓,因为里面充分延用了中国文化的基因。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编撰《伤寒杂病论》,收载成药60余种,所用剂型有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等10余种。唐代孙思邈集唐以前医方5300首,撰写成《备急千金要方》。王焘著《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两部书中都收载了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的大量成药,其中紫雪丹、磁朱丸、乞力伽丸(即苏合香丸)等,至今仍是常用的中成药。宋代著名的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刊行的成药典,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
中药配伍的原则是“君臣佐使,七情和合”,不知今天的中医在处方时都在遵循?
李建军写于深圳
2017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