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法国最重要艺术家眼里的中国艺考是什么样(组图)

法国最重要艺术家眼里的中国艺考是什么样(组图)

2017-02-22 11:55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丹尼尔·布伦在杭州(E-Art 法国学院联盟供图)丹尼尔·布伦在杭州(E-Art 法国学院联盟供图)

Q&A之高士明

Q:您如何看待“艺考”?

A:十几年前开始,美术考生变得数以万计,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并非由来已久,可以说这是一个新世纪现象。我希望这个现象可以转化成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以及家庭会认为学习艺术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前景和社会地位?艺术在中国当代社会中到底意味着什么?这背后隐藏着一种值得研究的社会意识。一方面,我们不能很简单地认为,有6.5万考生考美院就一定有6.5万个立志成为艺术家的人,这里面真正希望成为艺术家的年青人可能只有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很功利主义地去看这个事情,似乎大家学艺术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赚钱,更好的工作。

艺术和艺术教育(我认为二者是同一个问题)在中国当代社会中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样庞大的艺术人口,跟欧洲、美国的状况非常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艺术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在这样一个发展中社会的作用?艺术对这上百万艺术人口的意义是什么?

无论如何,对于一个能容纳这么多艺术从业者的社会,无论是作为艺术家还是作为“艺术工作者”(这是我特别喜欢的称号),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我们必须修正一些来自20世纪西方艺术史的非常简单、非常传统的经验和艺术观念,比如艺术家一定是追求自由意志的个体创造者等等。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所期待的艺术是一种能够更加深入地卷入到社会进程中的艺术,我期待的艺术家是一种更有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力的大写的艺术家,他或者她有能力成为社会机体的塑造者与参与者,积极地参与“社会作品”(如同一百年前《包浩斯宣言》中所说的)的创造和社会现实的改造。

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办者是蔡元培,他最重要的观点是“以美育代宗教”——“真正底完成人类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志向,也是对艺术及教育的最高期待。最近我常常想起一百年前中国和欧洲那些艺术家、思想者们,他们同样在世纪之初,有着怎样的决心、关怀和抱负。当年的国立艺术院立意如此之高,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汗颜。蔡元培的这句话一再地提醒我们: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艺术,不只是艺术界的艺术,同时是社会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是人生的艺术,更是所有人的艺术。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