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欧普艺术代表人物朱利安辞世(组图)

欧普艺术代表人物朱利安辞世(组图)

2017-04-01 09:35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Referential Circle,1968Referential Circle,1968

除了作为欧普艺术家的身份,施坦查克还是一位桃李遍地的名师。在1964年到1995年间,他一直在克利夫兰艺术学院任教,教过的学生包括艾普利·格尔尼克(April Gornik)和德纳·舒茨(Dana Schutz)等,有一些学生就算不是直接师从于他,但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施坦查克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具有数位思想理念的新兴艺术家。

朱利安·施坦查克曾说:“色彩是抽象而无限的”,也是“在体验上非常私密的”。

延伸阅读

1955年,欧普艺术运动在法国巴黎丹尼斯·勒内画廊(Galerie Denise René)举办的一场名为“Le movement”的群展中酝酿而生,该展览邀请了未来欧普艺术的先驱人物:比利时雕塑家保罗·布瑞、玻利维亚艺术家耶稣·拉斐尔·索托以及艺术界的元老级人物马塞尔·杜尚。欧普艺术是精心计算的视觉的艺术,使用明亮的色彩,造成刺眼的颤动效果,达到视觉上的亢奋。

欧普艺术(op art)运动诞生后,视觉错觉才被认可为一种艺术形式。1964年,《时代》杂志赋予了它们“欧普艺术”这一术语。1965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了“眼睛的反应”(The Responsive Eye)展览会。在展览会上,欧普艺术家们探究了视觉感知的许多方面,例如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不会存在的“不可能图形”,以及关于光亮、颜色和形状感知的幻觉。但是“会动”的幻觉图片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在这些欺骗眼睛的诡计中,静止的图案让观看者在主观上产生了强烈的错觉,误认为它们是在动的。因此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