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疯狂”的瓶子——海丝路上的青花奇缘(图)

“疯狂”的瓶子——海丝路上的青花奇缘(图)

2017-06-14 21:38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00年前的1717年,奉奥古斯都二世之命,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龙骑兵,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集合完毕,开拔前往普鲁士。

这些后来让拿破仑胆寒的精锐部队,这一次出发,并没有作战任务。他们被奥古斯都二世选中为“交换物”,用以换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余件中国瓷器。这批青花大瓶也因此得名“龙骑士瓶”。

这是奥古斯都二世疯狂痴迷中国瓷器的一个片段,是历史上欧洲人迷恋中国瓷器的一个缩影,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推动全球艺术交流和审美互鉴的华彩篇章。

2017年4月的一天,在距德累斯顿20多公里的小城迈森,几个德国设计师正在一家制瓷工坊内制胚、上彩,参观者如织。工坊展厅里,一款名为“明龙”的釉里红龙纹盘正在热卖,盘内一条红龙踏祥云、回首望天。典型的明代味道,中国味道。

这家工坊建于奥古斯都二世时期。如今,迈森瓷器已成为欧洲瓷的翘楚。巧合的是,迈森瓷器正在打开中国市场,用西式的笔法绘制东方的纹饰。青花、釉里红等瓷器,正沿着相近的航路,返回始发的地方。

白色诱惑

易北河畔的小城迈森,今年初春时节下了几场雪。阿尔布莱希特城堡里,迈森大教堂的尖塔上留下稍许雪白。这抹白色,也许正是让奥古斯都二世爱到痴迷的颜色。

迈森市瓷器博物馆的木门口,左手边是一尊白瓷犀牛,右手边是一尊白瓷大象,每尊瓷塑足有一米长、半米宽,胎质致密,造型精美。瓷塑没用任何彩釉,呈现的是高岭土的原始发色。

如果回到数百年前的欧洲,这两尊瓷塑可价值不菲。彼时,来自东方的白色瓷器被欧洲人称作“白色金子”,能得到一个瓶子或一个盘子实属幸运。

当时,想要获得中国瓷器,欧洲商人只有两条路径:一是从欧洲出发跋涉贯穿中亚的陆上丝路;二是从埃及苏伊士或伊拉克巴士拉,经红海或阿拉伯海中转印度,最终进入中国南海贸易区域。阿拉伯帝国出现后,在大部分时期里都把控着这两条通往东方的商路。一些欧洲商贩把埃及亚历山大港、叙利亚阿勒颇与大马士革称作“铁幕”,因为货品往往被经手的阿拉伯商人层层加价。

按照中国史料记载,宋朝时,曾有少量瓷器通过阿拉伯商人辗转抵达欧洲。不过,按照欧洲人的传说,欧洲大陆第一件瓷器,是旅行家马可·波罗13世纪末泛海跋涉从中国带回欧洲。

这件瓷器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瓶,掩埋在绸缎、香料等东方奇珍异宝之中。马可·波罗把这个瓷瓶称作“波切拉纳”,它在意大利语中与一种白色贝壳发音相近,原因是两者同样光洁、白皙。这个词还可以夸赞女人美白的肤色,用来给瓷瓶命名,可见欧洲人对瓷器的欣赏与渴求。

追逐痴迷

迈森瓷器工坊的市场推广经理黎玲介绍说,这种痴迷不只源于“物以稀为贵”的心理,欧洲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瓷器的通透质感,在工艺上难以仿制。另外,瓷器在进入欧洲之前,欧洲人使用的陶器渗水率较高,储存食物容易变质,而瓷器渗水率大大降低,食物水分不会渗入容器中,更加卫生洁净。

当海上丝绸之路与西方大航海线路巧妙接驳后,瓷器的环球商路形成了。中国瓷器从漳州、泉州、广州等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出发,源源不断地输往威尼斯、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哥德堡、汉堡等欧洲港口。

西班牙、葡萄牙是中国瓷器“批发商”的欧洲先驱。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等西葡航海家探索出新航线,绕过了阿拉伯人,开启大航海时代。凭借航海优势,两国率先开启从中国大批量购买瓷器。1522年,葡萄牙王室不惜以行政手段插手市场,规定从东印度归来的商船,货物的三分之一必须是瓷器。

在丝路发展历程中,“通货”不仅有丝绸,瓷器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也是最重要商品之一,海上丝路因此也被称作“瓷路”。

这些瓷器首先在王公贵族间作为礼物相互赠送,用中国瓷器作为餐盘、咖啡杯成了格调与品位的象征,葡萄牙、法国、荷兰和英国的贵族争相购买。

德国历史学家西蒙娜·谢伦贝克说,奥古斯都二世堪称最狂热的瓷器收藏家。在他居住过的德累斯顿城堡与阿尔布莱希特城堡中,密集摆设的数百件瓷器便是见证。

奥古斯都二世的最知名收藏至今仍可寻到踪迹。一尊康熙年间的青花龙瓶,陈列在德累斯顿市军事历史博物馆中,与前膛枪、马刀与火炮摆放在一起。这便是奥古斯都二世用龙骑兵换来的“龙骑兵瓶”中的一个。

分享技艺

在今天的阿尔布莱希特城堡里,几块电子触摸屏吸引着参观者。人们可以在屏幕上自己动手模拟制瓷:确定石英、高岭土和长石的配比,用手指在屏幕上捏出瓷胚形状,选择烧制的温度,用手指画出纹饰,最终电脑会呈现烧制的成品模拟图。

但在没有计算机的奥古斯都二世时代,欧洲人曾为仿制中国瓷器而抓狂。奥古斯都二世为了制瓷,不惜把他的居所阿尔布莱希特城堡改造成瓷器工厂。1705年,他雇用炼金术士约翰·弗雷德里希·伯特格带领其“科研团队”探索中国瓷器的烧制方法。

面对来自中国的瓷器成品,伯特格的团队实在无法通过肉眼判断制造的配方,他们主要靠“试错”的方式来摸索,甚至会参考各种臆测和传说。例如,欧洲有传说,“瓷器是由一种深埋在东方土地下的果汁制成”。还有人猜测,用蛋壳和一种鱼鳞混合研磨,加土加水和成泥,成型后掩于土中储藏百年可制为瓷器。

经过5年的摸索,伯特格尝试多种配方,终于在1710年成功烧制出欧洲第一件硬质瓷器。按今天的说法,伯特格或许称得上是用“逆向工程”破解了制瓷工艺,而中国瓷器是他的灵感之源,更是工艺标准。

反转剧情

今天的迈森,是“德国的景德镇”,是德国瓷都。在迈森市中心教堂的塔楼上,37个小型瓷钟,每逢准点,钟声响起,汇成一种融合了金属和瓷器乐音的新声乐。

丝路就是这种融合的纽带。当古代画有石榴、桃子图案的青花瓷进入欧洲时,欧洲的工匠们并不熟悉这些水果,他们在仿制时,便用中国笔法和西方人熟悉的洋葱制作出著名的“蓝色洋葱”系列青花瓷,至今仍是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英国陶瓷艺术家、小说家艾德蒙·德瓦尔在其著作《白瓷之路》中写道,以瓷器为载体,这种东西方艺术碰撞了几个世纪。

他写道,当阿拉伯人和西方人不再满足于购买成品瓷器,中国开始为外国商客量身打造“外销瓷”。按照欧洲人的记述,中国人当时对西方文化还知之甚少,对西方人要求瓷器上绘制的一些装饰,比如特殊纹章和宗教典故等,只能通过言传意会,最终图案完全取决于匠人的想象力。不少欧洲商人把这种订制瓷形容为“听筒传话”,听筒一边是欧洲人的商业设计,听筒另一边则是东方人的无限想象。

恰在今天,那些带着融合烙印的“华洋结合”式瓷器被视作一代经典。例如,雍正年间出口过一种釉里红盘到欧洲,在西方主题的画面里,插着翅膀的天使却有着中国孩童的笑脸。

黎玲说,迈森瓷今天约有三成销往亚洲,其中中国购买者越来越多,“作为瓷器大国,中国人更懂得欣赏”。迈森瓷的设计师还专门设计了以中国生肖为主题的瓷器,着眼中国市场。

从中国出发的瓷器,如今正承载着新的艺术内涵返回中国。三百年刹那时光,制瓷技术与艺术在东西方流转。西方人早年探索东方时那种财富、权力与欲望的张扬,在丝路交往中早已沉淀为技艺与文化的交融,这也许就是丝绸之路的最大魔力。


责任编辑:Jelly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