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假画负责?
京东拍卖、闲鱼拍卖对自己的定位是 “网络拍卖平台”,对送拍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至于藏品真伪,平台方其实没有能力负责,更多的是对用户做出风险提示。多家平台在拍品描述中特别提示,“上拍机构的企业相关资质已审核,但拍品介绍(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以及拍品资质文件(来源证明、鉴定证书等)均由机构自行发布并上传,所有上拍的拍品由送拍机构自行承担相应担保责任。”
拍卖行业因为《拍卖法》第61条第2款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所以知假拍假、假拍现象一直很严重,甚至是一些具备资质的拍卖行。
网拍平台仅对送拍机构资质进行认定,不负责藏品真伪;而一些拍卖行利用《拍卖法》的规定推脱了责任,那谁该对消费者负责呢?
艺术品毕竟不同于大众消费品,入行的门槛相对较高,普通人无法对作品真伪做出判断。“一般来说,收藏圈的买家是比较有经验的,会根据藏品真伪出价。但一些经验不足买家,没有真假意识,特别是无底价拍卖时,很容易就举到手里。一旦发现有问题,他们往往会对艺术品市场失去信心。”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树英说。
互联网拍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监管目前还是处在探索阶段。2016年11月,网络拍卖领域的首部国家标准《GB/T 2674-2016网络拍卖规程》正式实施,目前处于宣传贯彻阶段。
2016年底国家文物局新出台的《拍卖管理办法》,规定“不再对互联网文物拍卖资质进行专门审批,所有取得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均可依法从事互联网文物拍卖活动。”
但这并非说互联网企业都可从事文物拍卖活动,“只是开了一边的口子。《办法》中规定,现在做传统拍卖的企业,可以去做网络拍卖。但像淘宝、京东、雅昌等企业也在做网络拍卖,很多涉及文物部分,《办法》中却没有提及这部分如何管理。”北京拍卖协会会长甘学军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