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四川山崖上10个明代佛头被盗(图)

四川山崖上10个明代佛头被盗(图)

2017-08-28 14:38 文章来源:辽一网-华商晨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乐山市夹江县山崖上的佛像,中间的佛像佛头被盗乐山市夹江县山崖上的佛像,中间的佛像佛头被盗

近日,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发生一起佛头失窃案。

在当地的木城镇庞坡洞,刻有一组摩崖造像,开凿于明代。而近日有村民反映,其中一组佛像的10个佛头,被人破坏盗走。目前警方已经成立专案组侦办此案。

佛头被盗

警方成立专案组

佛头被盗的摩崖造像在木城镇乡道旁一条山溪峡谷的深处,据夹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庞坡洞摩崖造像规模并不算大,即便是很多当地人也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庞坡洞就在半山腰的位置上,现在可以看到一个倾斜的岩壁,就在岩壁的上方有两排摩崖造像。上面一排26尊,下面一排有27尊佛像,每尊佛像的高度大概都在50厘米左右。

记者发现,一些佛像的面容相对清晰,还有些佛像的细节已经看不太清楚。上下两排共有十尊佛像的佛头被盗,并有一些相对比较新的切口。

经过夹江警方现场走访与排查发现,案发时间应当在8月19日晚上至20日凌晨,每颗佛头基本上都是两次外力敲击后,从山崖上撬下的,作案手法较为专业。目前,当地已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案件。

被盗佛头距今有近500年历史

在被盗佛头的山崖上方,还有篆刻在石壁上的数篇碑文。其中一篇题记明确记录,庞坡洞摩崖造像镌刻完成于明代嘉靖元年,即公元1522年。后面一篇更早,为明代正德十五年即公元1520年,明人张凤羾撰书的《庞坡洞记》。这两篇碑文的下方,还有清末中国最后一届科举探花——商衍鎏的《题南安庞坡洞》。

依此计算,被盗佛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夹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宋洋表示,被盗的10颗佛头均为明代雕凿,岩体材质为红砂岩。

相传,庞坡洞是庞居士潜修处,在巨岩壁上,明人张凤羾所作的《庞坡洞记》对庞居士有专门记载。到底谁是庞居士?

一种说法是东汉的庞德公,东汉南郡(今湖北省)襄阳人,其侄子是大名鼎鼎的庞统,人称“凤雏”的刘备军师。另一种说法是唐代的庞蕴。庞蕴,字道玄,唐衡阳人,世号为庞居士,“隐于邑之川溪口洞中”,而这个洞即指庞坡洞。

田野文物多

县级文物保护难

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发现,作为文物保护重要一环的县级文物,普遍存在缺乏专职人员看管、防护措施相对薄弱的问题。

四川夹江县有4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田野文物近半数,都在相对偏僻甚至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曾让田野文物在历史上的战乱与浩劫中得以幸存,可是如今也给管理与保护带来了难题。

以这次夹江县佛头被盗的53尊佛像为例,受到自然风化、雨水岩壁流水侵蚀、植物生长侵蚀较为严重的佛像有10尊左右,此前就已经出现佛头被盗或损坏的有4尊,加上这次佛头被盗受时受到破坏的10尊佛像,保存完好且面容基本清晰的仅剩半数。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7万多件,四川省不可移动文物6.5万件,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数量巨大。但长起以来受到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县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有限,专职看管人员少,技术手段缺乏或滞后,这使得不少县级文物管理者在面对这些历史的遗存时看管多于保护,不少文物处在自然风化、老化、病害等因素与人为破坏的多重危险中,相关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