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王功新、毛旭辉、丁乙、刘炜等中国艺术家在巴塞罗纳工作室拜访安东尼.塔皮埃斯
此次在上海展出的七件作品,均为塔皮埃斯的晚期作品。自1980年代后,塔皮埃斯的绘画和雕塑作品愈加自信,完全不受大众认可的桎梏。这些晚期作品由其自身的物质性——其标志性的大理石粉和树脂材料,及其通常巨大、立体的特质来定义。这些材料紧扣塔皮埃斯晚期的艺术理念,被创作成为极具吸引力并令人敬畏的作品。将塔皮埃斯作品带到上海观众面前,不但是对大师的认可与颂扬,更是向其艺术创作中的先锋性致敬。
塔皮埃斯的艺术惯于探索存在之“空”,其手法多样,但呈现出一种共同的特质:即对某件物体的暗喻往往超越了其物质层面,却又仅能被感知于它在物质层面的缺席中。集合艺术元素的运用是塔皮埃斯作品的标志,尤其是其中反复出现的窗、桌与床的视觉表达。这些家常之物具有普通又谦卑的特质,显示了在物质世界精神性的激发下,艺术家十分个人又极具普遍性的内省。塔皮埃斯的创作极具深度,让人感受到无形的力量。
泰勒画廊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简介
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
戴安·阿勃丝是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对社会主流人物和边缘人的两面性在视觉上做了深入探索。她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拍摄照片,并与Berenice Abbott、Alexey Brodovitch、Lisette Model一同学习。她分别于1963年及1966年被授予古根海姆奖。1967年,戴安·阿勃丝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选作摄影展《New Documents》的三位艺术家之一。在她去世后的一年,她的作品入选威尼斯双年展,这也是双年展首次展出美国摄影师的作品。
西蒙·汉泰(Simon Hantaï)
西蒙·汉泰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于1948年移居巴黎并很快得到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的青睐与支持,并在1948年为其举办了首次个展。受波洛克和马蒂斯的影响,于1960年,他开始了折叠画布(pilage)作为一种全新绘画技术的实践。
西蒙·汉泰在法国获得了终其一生的成功,并于1982年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2013年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回顾展,将他的重要贡献呈现给了新一代观众。
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
亚历克斯·卡茨是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卡茨以他独树一帜的具象绘画的手法闻名世界,这不仅是对当时占据主流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作出的回应,更是波普艺术的先声。作为波普艺术先驱,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卡茨鼓舞和感召过大批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