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的一线观察
如何解决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近年来,博物馆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到不时成为新闻“爆款”。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等的热播,“老古董”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就有3位博物馆“掌门人”,包括他们3位在内,文艺界别122位委员中,文博领域共有12人。
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分布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正在“活起来”,博物馆在成长、在变革,在此过程中,博物馆也遇到了各种各样“成长的烦恼”,不妨听听委员们来自一线的观察。
马萧林:让博物馆真正走近年轻人
在《国家宝藏》中,河南省博物院有3件镇馆之宝入选,分别是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节目播出后,不仅河南省博物院的观众增长了30%,与文物一起出镜的院长马萧林也成了“明星”。
“我到展厅去时,很多年轻人在我们的国宝边上拍照,还经常认出我,‘快看,马萧林院长啊’。有一次,几个中学生还让我给他们签名。”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说,“博物馆文化正趋于年轻化。”
有一个中学生给马萧林写信,说自己小时候到河南博物院参观,看到“金缕玉衣”在昏暗的展厅里躺着,从此他对博物馆有一种害怕的感觉。上中学后,尤其是《国家宝藏》播出后,他再来河南省博物院,对文物的理解就不同了。
马萧林说:“现在,中学生都对博物馆、对文物这么感兴趣,我觉得是很好的现象。但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比如,小朋友看到‘金缕玉衣’会害怕,那我们以后在布展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进博物馆的第一印象不是恐惧,而是有趣。”
马萧林认为,要让博物馆真正走近年轻人,首先,要加强对文物内核的挖掘,让文物自身的信息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来吸引人;其次,要做好陈列展览,展览不能仅仅是简单地把文物放在那里,还要加入新的技术,比如AR,让观众对文物能有多角度的体验;最后,博物馆要重视配套的宣教活动,比如,河南省博物院会配合展览,邀请专家来作讲座,几乎场场爆满。
安来顺:博物馆人才和藏品要跟上
“过去10年,平均每年有200多个新的博物馆建成,但博物馆不光是盖房子,盖完房子需要有相应的资源配置,配置中有两条是核心的,一个是收藏,一个是人才——符合博物馆专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尤其在基层博物馆。”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说。
安来顺发现,中国的博物馆界正面临严重的人才瓶颈。“中国开设博物馆相关专业的大学可能有四五十所,每一所一年招几十个学生,数量远远不够。博物馆学科的配置,是否和博物馆真正的需求吻合?除了大学以外,其他机制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不是要建立?这些都是中国的博物馆面临的‘成长的烦恼’。人才跟不上,博物馆的发展就不可持续。”
安来顺认为,或许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模式,“比如双学位制,学艺术史、考古、人类学的学生,如果将来有志于从事博物馆工作,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在国外非常普遍”。
要让博物馆的资源真正活起来,安来顺始终有一个观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从博物馆的收藏就开始。“如果收藏只重视一个个物件,要活起来就很难。所以,在收藏阶段,就应该对藏品相关信息进行尽可能地全方位干预,然后,为藏品策划相关的展览和配套的活动,“只有成为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成为受观众欢迎的文化产品”。
2017年,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编办、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部署推动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这个变化是革命性的,在落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来顺说,当前博物馆的办馆主体非常多元,有央地共建、企业、NGO、个人……在这种体系下,法人治理结构的情况差异非常大,比如,有的博物馆,馆长自己任理事长,“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并非个别现象。
安来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以研究不同办馆主体的博物馆,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法人治理结构,差别化界定博物馆理事会职能——这也是他提案的一个内容。
许荣茂:活化非国有博物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作为特邀香港人士,并不属于文艺界别,更非文博领域,但他的名字却与一件文物紧紧联系在一起。2018年央视春晚,在“国宝回归”环节,许荣茂携《丝路山水地图》亮相,这幅地图由许荣茂斥资1.33亿元购回,并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在本届政协会议上,许荣茂作了题为“活化非国有博物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的发言。他说:“非国有博物馆的特性和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充分的活化利用,部分呈现出不温不火的状态,亟待有运营经验和战略思维的主体来参与、引导、助力发展。”
据国家文物局数据,从2011年年底到2016年年底,我国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从456家增长至1297家,总数占比从13.35%增长至26.65%。从2015年国务院发布《博物馆条例》,到2017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非国有博物馆的优势和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鼓励。
许荣茂认为,非国有博物馆相比于国有博物馆,拥有更灵活的市场机制、更多元的参与主体和更贴近生活的收藏内容。然而,当前非国有博物馆“重建设、轻运营”者不在少数。
许荣茂建议,第一,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全面参与非国有博物馆活化和文化建设。第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非国有博物馆“进民心”,打破大众生活和文化遗产之间的界限。第三,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促进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