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铜五柱器
1959年3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皖南屯溪市西郊发掘两座西周晚期墓葬。当时该地正在修建飞机场,挖掘到两处相邻近的大土堆,露出了文物,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陶瓷器以及少量的玉石件和漆皮残迹等,共计102件。其中青铜器很丰富,计20余件,可是就在这批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件却难住了考古专家——因为他们还“不能把它的用途肯定下来”,连名称也叫不出。叫什么呢?由于这件青铜器最大特征是有五根柱,底座满饰云纹,所以考古工作者根据器型和花纹,取名叫“云纹五柱器”,现收藏在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珍藏一件国宝级青铜器,时代属于西周,名字定为“云纹五柱器”,是依器型定名,为1959年3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皖南屯溪市西郊发掘两座西周晚期墓葬出土。由于这件文物是首次发现,器物又无铭文,文献也不见记载,因此难倒了考古工作者。甚至名称、功能难以定义。
云纹五柱器构造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五个并列矗立的圆柱,铸在好似屋脊的短柱基上,柱高16.5厘米,长短粗细相同,距离互等。下部是空腹方座。方座纵横21.5×20厘米,圆角方形,四壁微鼓,四壁和柱基都铸双勾云纹,纹饰光洁,锈蚀不多。整个器物通高31厘米,重5.25公斤。这件形制奇异、纹饰常见的独特器物,为其他地方所未见,成为全国“独一无二”。
为了弄清其庐山真面目,安徽的考古专家还专门进京向当时的考古权威郭沫若求教,结果,考古学大家郭沫若端详了半天,苦思了半天,也没能搞懂那到底是什么器物。虽然不认识,但总得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呢?由于这件青铜器最大特征是有五根柱,底座满饰云纹,所以考古工作者根据器型和花纹,取名叫“云纹五柱器”。如今,已过去59年了,专家们一直没有放弃对于这件2700年前的青铜文物的研究和探讨,虽各有说法,却一直难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