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英国印度公司礼士乘船从Macao北上,前来上海窥探。坐在小舢板上,礼士贪婪地望着广阔的黄浦江面,只见眼前晃动着头尾相连的大小船只,商客云集,一派兴旺景象。再往岸上看去,也是人来人往,买卖交易一片火爆。看着岸上巨大的货栈,还有大量的各式货物,礼士使劲咽下口水,悄悄地从小东门外天后宫门前爬上岸来。
他在外滩周围跑东跑西,不停地转了两个星期。回去后,礼士写了份上海船行报告,竭力赞扬上海的富饶,并预言,在黄浦江边的滩岸上,将耸立起一座“东方的大都市”。
被这个家伙说对了,这里还真崛起了一座“东方的大都市”。正因为紧依码头十六铺,所以外滩早被外国人视为一块肥肉,垂涎三尺。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因为国门已被打开,外国势力、经济资本便迅速入侵外滩。1843年11月,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带领一支船队抵达上海。他在外滩东面的黄浦江上划了一块江面,为外国船只的停泊区域。接着他进一步胁迫上海道台,要求划定黄浦滩一带的土地作为租界,让英国商人盖楼建房。不久,洋行、旅馆等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建筑便拔地而起。到19世纪70年代,交易口岸便成了繁华的“十里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