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州(刺桐)史迹
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于当地时间6月24日至7月4日在巴林麦纳麦召开会议,此次会议将审议包括中国梵净山(自然遗产)、古泉州(刺桐)史迹(文化遗产)在内的申请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30个遗产地,还将讨论乌兹别克斯坦的夏克里萨布查历史中心是否继续保留在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据悉,此次世界遗产评选中,贵州的梵净山作为自然遗产申报地,胜算大,而另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泉州(刺桐)史迹的原真性遭质疑。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的统计,此次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中,有5个自然遗产地(含1个申请扩大地域范围的现有世界遗产地)、22个文化遗产地,以及3个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地。会议期间,世界遗产委员会还将审查已列入名录的157个遗产地的保护状况,其中54个已在《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之列。
古泉州(刺桐)史迹与梵净山胜算几何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是泉州在以“刺桐”的代称闻名于世的宋元时期,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阶段的背景下,产生并遗留至今的与海洋商贸、海洋文化相关的诸多史迹与遗址。它们代表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航海、贸易运行系统,完整而突出地展现了长期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华帝国在其海洋文明发展高峰时期的航运设施水平、文化交流与港口城市的建设情况,体现了古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东方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航海和贸易传统,以及因国际交流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从不同角度勾勒出10至14世纪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繁盛图景。作为著名历史事件“马可波罗世纪之旅”东西两端的威尼斯和泉州明确见于史籍。
其中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泉州府文庙、老君岩造像、开元寺、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德济门遗址、洛阳桥为“古泉州(刺桐)史迹”的16处遗产点。
然而,“澎湃新闻”获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认为,这16处遗产点中许多与宣称的海上丝绸之路关联并不紧密,且原真性也遭到质疑,后期重建过多。且其中一些遗产点本身既不在中国具有独特性,也不在相应的地缘文化环境中具有独特性。同时,其中几乎也没有体现城市结构格局的遗产点,港口的遗存也几乎没有。
ICOMOS的结论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项目没有体现其所提出的突出普遍价值,没有符合任何一项其所提出的标准,也不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2018年2月提供的补充材料增补了一些新的观点,但是缺乏充分的分析和论据对其支撑。ICOMOS认为该申报项目目前尚不成熟。介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性框架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未来,ICOMOS欢迎中国积极参与目前关于这一主题的跨国对话并为此做出贡献。但ICOMOS建议,古泉州(刺桐)史迹不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