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城作为全国的首都,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商业的发展、货物的齐全那都是居于全国之首的,是举世瞩目的一大商业都会。而元大都商业最繁华的地方又是哪里呢?就是东城的钟鼓楼一带。虽然积水潭属于西边的范畴,但受益更大的却是东边。由于鼓楼前商业的发展,一些商人为了活动方便,就要在东城和城厢选择住宅。这应该算是最早的“东富”了。
北京的“东富”在明朝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起了规模更加宏大的皇城,中轴线还是那个中轴线,只是东、南、西三面城墙都向外扩了,北面往南缩了五里。因为北面城墙往南缩了,元代开辟的京杭大运河的北段一部分也圈在皇城里面。虽然这样更能保障皇宫的安全,可是运粮船就进不了积水潭了,只好在通州的码头停泊卸粮,然后再通过陆路或者通惠河水路运到东城的粮仓,这时候的“东富”就更加明显了。为什么明朝有了粮仓以后,东富就更明显了?
第一,南来的货物要从东边进城,东边便成了商贾们落脚居住的首选之地,货栈多,富商大贾多。北京东南角的大通桥,当年是通惠河的码头,所以附近的崇文门、正阳门内外就形成了新的繁华商业区,从而取代了元代以来钟鼓楼中心市场的地位。
第二,明代时候,东城的东安门大街、灯市口、丁字街和王府井南北大街这一带商机已经相当明显。因为这一带紧临紫禁城,很多官宦人家都在这一带置地买房子,这样也为摊贩们提供了市场。尤其是东城粮仓建起来之后,明正统年间开始设置了专门的仓场专管机构,叫总督仓场公署,这个机构就设在东城的裱褙胡同,所以这时候就有又增加了许多管理仓场的官吏到东城来居住。这些官吏也非等闲之辈,个个富得流油,至于他们是怎样富起来的,那是后话,这里暂且不提。这样以来,东城就成了巨富群居之地,豪宅一座接一座,东安门外的马路市场自然也跟着很快就火了起来。
第三,从明代开始钱庄就集中在东城。唐朝时候有个名词,叫“飞票”,什么是飞票?就像我们现在说的汇票,可以通存通兑、异地支付的那种,这也是中国的古代发明之一。至于飞票为什么后来没有普及,这个我倒不太了解,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历史或者金融的。因为中国传统的货币一直就是金子银子,这些东西带在身上出行特别不方便,尤其是那些大富商在进行大笔交易时,往往需要动用成队的车辆,走上百里上千里来运送,不但不安全还增加了经营成本。所以,到了明代,就产生了票号和钱庄,这也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中国的金融交易、汇兑、信贷这些业务应该是从明代真正开始的。
第四,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跟群山纵横的京西相比,地势平坦的京东在交通上要发达得多。
元代供应大都的漕运从南方沿御河北上,在城东南的通州分成三路,一路沿温榆河继续北上,由东、西坝河转漕;一路由文明河经崇文门以东与金旧闸河合到一起;另一路便是通过通惠河沿皇城萧墙东墙外一直向北,经过万宁桥与海子相通。由于三条水路都在大都城以东,所以东边的动线就被这三条河给带动起来了。
尤其到了明代以后,运河更加繁忙,货物进出流通特别频繁,因而使京东形成经济繁华的商业圈。有这么一句话,叫“山主贵水主财”,京东如果没有这些水龙,恐怕也就没有这“东富”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