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五代十国的时候中国北方有个辽国,辽国的皇室耶律氏为了稳固统治,世代和萧氏联姻,皇后基本上都是姓萧的,那么我们要说的到底是哪个萧太后呢?杨家将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那里面有个叱咤风云、杀伐决断的萧太后,把“杨无敌”杨继业打得是落花流水;京戏《四郎探母》中也有一个萧太后,那就是杨四郎的丈母娘。这个萧太后,名叫萧绰,是辽景宗封的皇后,也就是辽圣宗的母亲。很多小说里面把萧太后描绘成一个凶狠之人,她能率领百万大军同北宋在燕云十六州大战,而实际上,她却是一个贤良淑德、识大体顾大局的皇太后,为了国家的发展她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萧绰的父亲萧思温的帮助下,耶律贤当上了大辽皇帝成了辽景宗,接着就把心怡已久的萧绰娶进了家门。面对当时混乱的局面,辽景宗很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将国家扶上中兴之路,可是他从小身体不好,体弱多病,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幼聪慧过人的皇后萧绰身上。
萧绰从结婚后就开始帮助景宗出谋划策,后来景宗干脆把治理国家的权力全部交给了萧绰,景宗曾经传谕史馆学士说:“从今以后,凡是记录皇后的话,也称作‘联’暨‘予’,这可以做为一条法令。”也就是说,皇后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皇后可以代替皇帝行使职权。这说明,实际上萧绰已经成为大辽国的真正掌权者。在景宗的全力支持下,萧绰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得到了群臣由衷的钦佩和忠诚。
景宗35岁在出宫打猎时,在途中病死,临终时他留下了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隆绪是萧绰的长子,当时才12岁,而皇后萧绰也只有29岁,年轻的寡母,无知的幼子,能挺过这改朝换代的惊险吗?
萧绰深知责任重大,在众大臣面前哭诉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怎么办呢?”皇帝对大臣流泪就很有作用了,何况还是位年轻的女皇。这位在大臣眼里一向沉稳老练的皇后居然也有孤立无援的小女子模样,几位重臣马上表现得气概非凡,好像忘记了面前这个女人是已经执掌国事十多年的女强人。所以他们一个个英雄气壮,拍着胸脯发誓:“太后就相信我们吧,不要有任何顾虑。”
在大臣们的辅助下,萧太后顺利地完成了景宗去世后的朝政布局,也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切隐患,然后,她开始以皇太后的身份放手治理国家。尽管皇帝耶律隆绪年纪还小,萧绰又是女人,宗室里还有些人怀有不轨之心,但朝中的各族臣工都对这位年轻太后钦佩得五体投地,认为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兼习知军政”,所以也得到治下臣工“多得其死力”的忠心。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清代的皇太后慈禧,同样是辅佐年幼的皇帝处理国政,二人治下的国家却是大相径庭,一个走向繁盛,一个趋向没落。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打辽的陪都南京,这个南京可不是江苏省长江边上那个南京城,而是现在的北京。为了便于对广大汉族居住地区进行统治,也为了以此作为向南伐宋的据点,辽国很早以前就在北京(那时还叫幽州)设立了陪都。辽一共有一个国都、四个陪都,幽州在最南,因而称为南京,又名燕京,它是五京中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一个。
宋辽这次交战历史上称作高梁河之战,最后宋军败。986年,宋朝派杨继业等大将率兵三路伐辽,萧太后带着年幼的圣宗“亲御戎车,指麾三军”,又一次大败宋军,还俘获了杨继业。宋与辽交锋十多年,实际上都是在跟萧太后打交道,宋即使有寇准这样的名臣,也依然不是辽的对手。18年之后,在萧太后52岁那一年,辽与宋订立了“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萧太后当政的时候,辽国内政清明,军队强大,纲纪明确,上下和睦,达到了辽国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因为有了澶渊之盟,宋不再为争夺燕云十六州而跟辽大动干戈,所以属于十六州之一的幽州也终于得以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