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带
金冠带线描图
我们知道,在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商周文化中,青铜器十分流行,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是用青铜制成的“九鼎”,黄金制品不仅出土数量很少,且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基本为装饰品。
与此相反,金器在古蜀文化中是却另一番景象,象金杖、金冠带都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黄金制品在古蜀文化中具有极高、极优越的地位,甚至超过青铜器。在金器出土数量和使用方面的差别,反映了古蜀人与其它地区的人们对黄金制品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古蜀人对黄金的崇尚,才有了今天我们在金沙遗址发现的如此众多的精美黄金制品。
金沙遗址出土了这么多的金器,对黄金的需求量一定很大,那么,这些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
通过对金器的化学成份分析,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都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
早期的采金技术,一般都是“沙里淘金”。地质调查证实,黄金矿藏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盆地周缘有广泛的分布,矿石种类以砂金为主。在盆地西、北周缘的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尤其是河谷由窄变宽处、转弯处和支流交汇处,往往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方,如涪江的平武古城矿区、白龙江的青川白水矿区、嘉陵江的广元水磨矿区等。
此外,在川西高原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的一些地段,也有品位很好的金矿分布,这些金矿可能是金沙遗址金器原料的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