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君主在给自己修筑一座座陵墓的同时,无形中也使中国漫长的君主制时代逐渐陷入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十三陵阴气密布,是北阴的一处重要来源。
十三陵是十三位皇帝的阴宅,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他们死后所拥有的地下皇宫——另一种意义上的紫禁城?从生到死,由阳世到阴间,他们终究要搬这么一次家。
我们已经知道,皇帝建陵墓的目的,是想在死后继续拥有特权。朱棣最终把皇陵选在北京以北的昌平,因为这里不仅出产非常宝贵的红宝石,而且三面环山,东西两面的山稍矮,北面的山最高,很像一把皇帝平日上朝坐的龙椅,这样即使当今皇帝驾崩了,也可以在这里面南背北,看到明朝后继的皇帝连绵不绝地把江山统治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十三陵为代表的中国皇家陵园的风水气象,以及中国古代其他建筑的最精彩之处,就是通过风水理念,将建筑融入天、地、山川,把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相互渗透交融。
十三陵地下的建筑为死者营建了生前拥有的宫室,而地面的庙堂建筑则与天寿山陵区的山川河流完美融合,其“风水”之佳,即便后来清代的东、西陵也无法相比。
山川的“形胜”是古代都城、陵寝乃至其他许多城市和建筑选址考虑的首要对象,古人对于天象和星辰的理解,则是影响这些城市和建筑建造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十三陵中,每一座陵墓前面,都有一座形状象牌坊的门式建筑,叫做棂星门。这棂星门,过去被尊圣为天门,就是将皇帝走的大门当作进入天宫的天门。这一理论依据,还是源于堪舆术中对于星象的理解和阐述。中国人很早就把人间的许多事物看作是天上星象在人间的投影,以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