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的建筑群既然是紫禁城的翻版,那它自然也有一条中轴线了。而我们所说的整个陵墓群的中轴线,其实也就是贯穿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的神路。神路名义上虽属长陵,但当其他陵墓在长陵两侧相继建立起来以后,都与这条神道相通,成为诸陵所共有,是陵区帝王互通信息的脉络,也是朱棣向子孙后代发号施令的通道。神道走向的总趋势正当整个陵域的中轴部位,显示了先皇“居中而尊”的无上地位,这也是十三陵的特殊之处。
陵园里虽然陵墓众多,但各陵的地位却是不相同的,不过形制相近,长陵最为瞩目,建筑都采用白台红墙朱柱黄瓦,象征皇陵的至尊。站在长陵的明楼上,可看到整个陵区。左右的景、献二陵与长陵并立,东侧有永陵,西侧有定陵,与长陵构成鼎峙之势,使整个陵区融成一体。其他各陵的建筑形式都与这些雷同,但建筑规模都远远不如这里,从而显示出长陵的尊贵地位。
朱元璋当初创建了一套帝陵体制,南京孝陵以钟山为中心,外郭城垣走向曲折,绕山而建,这一点与明初京师城垣相似;神道也是不循常规,弯曲而行,与陵宫部分构成一平面如“北斗”的形状。
不仅如此,明朝皇帝下葬的葬式也是“北斗”的形状,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北斗七星”,这是曲肢葬中最为特别的样式。
朱元璋就是采用了象天法地的思想来布局陵墓,以“天帝”所居之“北斗”位居中央,周围按二十八宿构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环绕。并且尸体也摆放成这种形式。十三陵中的第一座、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的规制,也是完全按照孝陵的标准构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