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姚治华  

 

  • 言恭达书法作品欣赏2012-07-26

    书法家言恭达近影

  • 《契丹文物精华展》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图)2015-11-12

    11月10日,《“草原丝路”上的民族——契丹文物精华展》在天津博物馆展出,这是继今年“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和“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后,天博推出的又一文化惠民活动。展出的百余件契丹文物,让津城观众能够发现契丹、认识契丹,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演变的进程多了一些思考和探析。此次天津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携手,精选一百四十余件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契丹文物,其中116件(套)来自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内蒙古自治区其他文博单位,28件来自天津博物馆,通过契丹之兴、都市印象、文化娱乐、生命遐思等单元,从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文化信仰等诸多方面向公众展示契丹民族在公元10世纪前后由兴起到...

  • 为何中国书画收藏的黄金时代是从宋代开始的?(图)2021-11-29

    南宋 马远 西园雅集图(局部) 29.5×302.3cm 绢本 长卷 浅设色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韵,是两宋三百余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美学等多个层面领域的气象反映。宋韵文化所体现出的物质文明丰韵、政治文明器韵、精神文明神韵、社会文明气韵、生态文明雅韵,全方位多层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整体风貌和文明品格。回顾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史,宋代可谓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两宋画苑名家辈出,画科分立而又各臻于圆熟。与此同时,引领书画作品品鉴、收藏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扩大,使书画艺术品收藏迅速走向高潮。本文将目光投向了宋代...

  • 与名烟联姻的徽墨(图)2015-06-04

     美丽牌墨藏友老张新近收得两锭徽墨,约我们去欣赏。这是两锭民国时期的烟标广告墨,为老胡开文仁记出品。举凡大卷松烟墨,以历史画题、名家典故入题未见稀奇,但与商品融合成为广告的载体,却着实不多见。两锭定制墨一般长短,长约12厘米,宽30厘米,厚1厘米。正面为香烟品牌、广告语及图案,文字为隶书,并描金填色,侧面则刻有“徽州屯镇老胡开文仁记监制”字样。两款香烟品牌分别为金鼠牌和美丽牌,都为著名华商烟厂华成烟公司的知名品牌。金鼠牌墨锭主图为一个打开的烟盒,上方标有广告语“烟味好、价钱巧”,点出了物美价廉的品质。美丽牌则将品牌名称嵌入广告语中,“有美皆备、无丽不臻”,可谓用词精妙、朗朗上口。美丽...

  • 美院女同学会作品展开幕2014-01-02

       本报讯(记者张帆)日前,由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与天津通鑫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华枝春满—天津美术学院女同学会2014年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六号院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了40余位女画家的70余张精品画作,这些作品风格各异且不失法度,杨淑涛的仕女温婉秀美,左建华的猫灵动大气,李燕华的黑天鹅静而活逸,孙智谱、徐改、张秀茹、姚瑞芹的花鸟严谨秀丽。此外还有范闻泽、陶洁、伊汉铭、王薇、李永琴、黄雅莉等作品也各具特色。  

  • 传世名画《步辇图》展出 市民首博外排长队参观(组图)2018-03-02

    3月1日是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发展》对外展出第三天,许多市民纷纷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门前排起了长队。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2月27日正式开展,展品汇集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市、自治区)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其中,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阎立本《步辇图》数十年来首次“走出”故宫展示。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

  • 古往今来话玉器(组图)2020-11-27

    玉一直是华夏人民所喜爱的珍宝之一。它不但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情操、道德的化身。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有“玉是精神难比洁”之描述。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把玉看得十分神圣和尊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就作为国家的重器而使用。到了周代,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当时对玉器的颜色、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只有天子用的圭,才可以在中央穿孔;用来礼天的璧,规定要用苍玉;礼地用的琮,要用黄玉;用以礼南方的璋,要用赤玉……战国至西汉早期玉镂空龙纹环古时玉的价值,在黄金之上。“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秦代以前,国玺是以金银制作的。而“完璧归赵”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

  • 巴黎时装周 七大中国女星奢华斗美2012-03-05

    张雨绮李小璐霍思燕Angelababy林鹏五位女星Dior秀场斗美,张曼玉姚晨Lanvin秀场亲密合影,妖艳狂野vs简洁高贵,几位女星奢华行头斗美,谁才是时尚女王?                                                 ...

  • 元代画家王冕其人其艺:花开淡墨痕(组图)2013-06-26

  • 古代皇帝的龙袍竟有这么多讲究(组图)2015-12-23

      十二章纹,是古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图案,它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十二章纹最早而又全面的记载,出现在《尚书•益稷》。东汉初,章服制度确立,从此以后直到明清,十二章纹作为帝王百官的服饰纹样,一直延用了近两千年,只是十二章位置、色彩略有变化。十二章纹即十二种图案:  日,(即太阳,太阳当中常绘有乌鸦,这是汉代以后太阳纹的一般图案,取材于“日中有乌”、“后羿射日”等一系列神话传说。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月,即月亮,月亮当中常绘有蟾蜍或白兔,这是...

  • 教育部:2015年在华留学人员近40万(图)2016-04-27

    14日从教育部获悉,2015年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数据显示,2015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比2014年的377054人增加20581人,增幅为5.46%。留学生生源国覆盖范围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力点。2015年留学生生源国家和地区数与2014年的203个相比基本持平。前10位生源国格局稳中有变,依次为韩国、美国、泰国、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法国。此外,统计显示,2015年有来自182个国家...

  • 刘玉来:透过梅兰芳解析齐白石(图)2022-02-13

    刘玉来作品1919年齐白石第三次来到北京,这次他是下了决心要在北京定居的,此时正是京剧名旦梅兰芳当红的年代。此时的梅兰芳在技艺上不断翻新,可谓是蒸蒸日上。围绕在他身边有一群钟情京剧,学问渊博,对诗书画有高深造诣的文人墨客。这些文化精英无异于今日的团队一般簇拥在梅兰芳的周围,经常观摩梅兰芳演出,提供各种信息并品评得失。如此为梅兰芳提高表演艺术,在梨园界赢得头筹出谋划策。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帮衬,梅兰芳的综合素质就不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演艺水平也不可能登峰造极成为四大名旦之冠。在这众多文人墨客中,齐白石也曾名列其中,并为梅兰芳所称道。一、成为梅兰芳老师的过程旧时的京剧演员出名都比较早,梅兰芳也是如此...

  • 2015年“德行天下·筑梦中华”书画义卖助学大型公益晚会在成...2015-08-18

    2015年8月16日,以“德行天下·筑梦中华”为主题的书画义卖助学大型公益晚会在成都芙蓉丽庭隆重举行。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西藏人大原副主任、四川中国西部发展与研究促会执行会长郑英,世界易道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冯柏龙,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瞿传国,中外美术网总编、中外视觉艺术院执行院长彭贵军等领导嘉宾分别致辞。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爱心书画艺术家共同出席、共同奉献、共同见证了本次盛况。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义卖活动现场 四川省原副省长韩邦彦致辞本次活动由四川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世界易道文化研究联合会主办,四川亿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中外美术网、中国书...

  • 一间6平米的艺术展览空间都能做什么(组图)2016-01-19

    腾挪——一所民宅艺术机构的自治之维 海报腾挪——一所民宅艺术机构的自治之维展览时间:2016年1月17日至3月5日,每周二至周日10:00—22:00展览城市:深圳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东8号O‘ 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一楼,盒子艺术空间主办单位:华侨城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策划组顾问:中山大学艺术文化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协办:广州筑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幕时间:2016年1月17日 16:00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策划组参展艺术家:冯峰、福兰克•格雷兹勒、黄小鹏、康甲、李山、刘庆元、吕青缘、陶巧丽、文鹏、袁泽强、张湘溪、钟嘉玲、周力、腾挪小组(刘可、周钦珊、方琦、...

  • 省博文物修复专家在印度修复毛泽东主席真迹(组图)2017-02-16

    挽联修复后“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这是当年毛泽东主席为印度大夫柯棣华手书挽词中的一句。这副挽联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贵文物,一直保存于柯棣华的家乡马哈拉施特拉邦索拉普尔市,但由于年久且疏于保护,挽联已经破损。今年是柯棣华大夫逝世75周年,日前我省博物馆负责书画文物修复的副研究馆员赵莉,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委托赴印度主持修复了这副挽联,加深了中印文化交流,传承了中印友谊。柯棣华——第二位“白求恩”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印度人,但他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