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物性与诗情:论黄焕义的陶瓷绘画

物性与诗情:论黄焕义的陶瓷绘画

2024-07-22 16:09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黄焕义,1985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传道授业近四十年,黄焕义是正统的学院派陶瓷艺术家。

他从不囿于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这一伪命题,而是在不断探索和思考,以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去面对传统,将传统图式与物性探索结合起来,这种前瞻性探索使他成为国内首位入选美浓陶艺三年展的陶艺家。

陶瓷绘画也是黄焕义探索造型语言的重要途径,这种多元化视角不仅赋予他广博的创作维度,也深化了他对陶瓷物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陶瓷艺术的整体性把控和驾驭的能力。


陶瓷艺术家 黄焕义

从现代陶艺的视角切入绘画艺术,让黄焕义的瓷画呈现出与传统瓷画本质的差异,不仅作品的形态和空间维度更丰富,陶艺语言与绘画语言也形成彼此关照、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

《荷韵》系列一中泥板的不规则边线不仅突破了传统器物圆融光洁的结构,体块转折也拓展了空间指向。刻意保留的“斧凿”痕迹使造型如山石料峭挺拔,剑拔弩张。

整体中间或“冒出”的不规则体块也延展了作品的空间结构,强化了形态的雕塑性意象。清透的灰釉不仅完美呈现了细微莹润的瓷质肌理,也反衬出青花五色具运的水墨韵致。


《荷韵》系列一

《荷韵》系列二中割线滑过泥板形成的肌理一如淼淼水波若隐若现,坚挺硬朗的边线却弥散着婉转曲折的柔性之意。

氧化铁的纵横涂抹强化了石生峰中的意象,并与远山近景构建起迢迢意境,芦苇、荷茎、山鸟在波光潋滟中疏影横斜,婉转生姿,禅意盎然。

《荷韵》系列二

黄焕义的写意装饰性青花在汲取传统笔墨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进行转换。

那种恬淡悠远、澹然生烟的空灵之境,不仅是艺术家洒脱放逸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更如同一曲耐人寻味的无声之诗,弥散于天地之间。

黄焕义不但重视青花料性同水性的关系,对笔法的实践也自有心得。

《清新》瓷画四条屏空灵虚静,整体为制;花叶虫鸟各相呼应,自成一景。层层叠加的淡料不但赋予荷叶幽微婉转的层次变化,彰显莲荷蓬勃的生命,更是生成澹然空明之境。不蔓不枝的荷茎一笔写成,茎叶婉转却自有俯仰天地的气度。

莲荷无言,澄澈无间,心素如简。

《清新》瓷画四条屏

《祥石瑞鸟》《君子图》《荷塘》等均绘制于对称性器物,画面中嶙嶙之石与灵动之鸟相得益彰,旁逸斜出的植物枝叶将不同画面连缀为有机整体,点缀其间的花、鸟、草、虫与整体互为补充,在疏密对比、动静协调间弥散着无限生机与韵味。

《荷塘》

“凡文字,少小时需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在东坡居士看来,这种平淡之美是绘画美学的最高境界。在黄焕义的写意装饰青花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体味到这种平淡的诗意,它是排除世俗纷扰、去芜存菁后的至纯,是境生象外的淡泊。

《清新》

黄焕义的青花釉里红作品综合了青花的沉静雅致与釉里红的鲜艳浪漫,料色浓郁,层次分明,用笔洗练却极富生机,自有一股天然的热烈气息。

《天香》《别样红》《迎春花》等巧妙利用氧化物在还原气氛中的丰富变化,红中有绿,绿里红边,与蓝相配,五色绚烂却又意态天真。

《大福图》

 《天香》

《鸡冠花》以釉里红塑造了一丛傲然怒放的鸡冠花,敏锐的氧化铜在还原焰中发生窑变,氤氲成红沿绿心的互补色,色彩热烈,浑然天成。

黄焕义的陶瓷绘画既不同于精工细致的图案性描绘,也不同于纯文人画式的写意,而是在充分掌握青花釉里红水性、料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语言,对传统文人画笔法、墨法进行转换。

《花开富贵》

这种转换离不开他对传统文人画精神的深刻理解,也离不开对现代艺术语言的独立思考,当然,这种独特的视角更是他长期以来对陶瓷物性不懈实践的结果。

这种实践不仅是对绘画笔法的探寻、对还原气氛中釉里红深浅厚薄、发色浓淡的探究,也来自对陶瓷泥性、空间语言的极致实验。

義美术馆一角

得益于此,黄焕义的陶瓷绘画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广博维度。我们很难用一种标准去衡量或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陶瓷绘画自始至终弥散着一种盎然的诗情与从容的气度,这种气度源自他对自然物象内在生命的深刻理解,源自他对传统与现代美学的融会贯通,更来自他对陶瓷艺术深沉的挚爱。

“近乎道者技已丰,感在心者物已微”。心感于物,情从笔生,一苇一蓬,一花一果,一叶一虫间,总能见生机、见自然、见天地、见诗情。这就是黄焕义瓷画的力量。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