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点】
作者: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
中国油画至今已走过了逾百年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西方油画——无论是从文艺复兴早期到后印象派时期的各类经典绘画,还是20世纪的潮流艺术,中国画家都能够深入研究学习,在多种绘画语言形式上均有探索借鉴。油画来自欧洲,经过几代中国油画家百年来的实践与传播,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合,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这片沃土上,被越来越多的国人喜爱。油画具有国际通用语言,可以很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夯歌(油画) 王文彬
内化东方审美境界
西方绘画早在19世纪就潜伏着再现与表现的分歧,导致塞尚之后油画艺术与传统绘画分道扬镳,从而进入20世纪现代艺术的征程。其中,东方绘画的影响是因素之一。近代“东风西渐”与“西风东渐”促进了彼此的绘画发展,让油画这一国际性绘画语言在东西方都充分展现魅力,文化的交流互鉴在油画领域得以印证。在国际化视野中,绘画空前活跃,具象油画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此外,观念写实、中国表现、意象油画、写意绘画等相继出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绘画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很遗憾,这些探索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并未触及本质。油画所表达的中国精神应该是内化的东方审美境界,而不是类似中国画的表面效果。
中国绘画有工写之分,中国文人画传统以意象之美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具有形而上抽象思维和想象发挥的余地,线条、笔触、色块通过画家的布局安排组织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强调再现描摹客观世界,而是透过可见的世界表现不可见的真实。中国人注重浑然一体的宇宙观,中国画家不难理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中国绘画历来注重意境、气韵、章法、笔墨等问题,以及各种绘画元素之间的和谐平衡,阴阳、强弱、虚实、刚柔、轻重、大小、方圆、冷暖、节奏等因素相互转化,在整体中形成鲜活的、内在统一的生命体。“谢赫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总结了绘画最核心的问题,不仅适用于中国画,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画家去创作油画。
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积淀,如果一味强调丢掉包袱,容易导致肤浅浮躁的倾向,使当今的艺术走向迷途。自觉地对传统文化再审视,重新发掘东方艺术的审美气质和意蕴,已成为很多油画家的兴趣所在。
中国油画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面貌,它将形而上的思维糅在艺术语言形式之中,呈现出东方艺术的审美品质,把意蕴美、灵性美放在首位。当前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汇一定会产生新的火花。在这片富含悠久历史的东方园地耕耘,仍然有着丰富的、极大的可能性,完全可以孕育出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艺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