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伽门农金面具”复制品,原件收藏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烤盘”形器属于第一单元爱琴文明时代的文物,功能不明,但上面的图案很有意思,有海洋形螺旋图案,还有一艘有很多副船桨的大船,反映了基克拉泽斯先民靠海吃海的生动画面,以及海上贸易等活动。虽然基克拉泽斯没有留下来具体的语言,但我们能够通过一些图画,回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
雅典那些反映公民法庭的文物也很有意思,通过这些物证,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人参加了一天的法庭或其他公职,收到了相应的误工费。展览展出了一些筹码,公民可以用筹码换取津贴,这在世界很多古代文明里不太能见到。
新京报:展览在场景设计上有哪些亮点?
李赫:整个展览过程中,我们提取了一些希腊文化的典型元素,从序厅开始,奥林匹斯山是众神居住的地方,有橄榄树、爱琴海等,用一种很浪漫的手法来呈现。在迷宫神话部分,我们做了克诺索斯王宫的造景,在青铜之巅部分做了一个狮子门,在竞技精神部分制作了赫拉神庙的场景。
在我看来,文化展要通过文物来说话,在展示这些文物的时候,最好能给予这些“说话的文物”一个历史的语境,让文物在这个语境当中,能够充分表达文物信息,更有氛围感、诠释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