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 在天津滨海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获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是继苏州寒山美术馆成功举办后,巡回展出的第二站。
本次展览联合邀请50余位艺术家,以“土壤材料、土地资源、生态维护、植物环境”等多元视角为切入点,直面环境危机和生态永续的问题,甄选120余件作品,通过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等多元创作媒介,在土壤这一底层逻辑与哲学基础之上,巧妙打破自然物质与艺术创作间的分科壁垒,以集体创作的形式,全面呈现出一系列跨越多重维度的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传统材料与技艺的传承创新、民间工艺与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数字媒介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以及社会介入与田野研究的积极探索。以艺术家面对土壤生态不断激发出的哲学诗意和美学想象,尝试打开诸如“人类世”这样哲学问题的入口。以期使之成为链接科学和大众之间最为行之有效的公共教育手段。
本次展览遵循“传统技艺—当代媒介—数字表达—社会现场”的单元逻辑,特别划分为四个单元,策展人张婷表示,“我们尝试引导公众从理解传统的创作材料原点出发,跟着艺术家们走向以材料形成丰富媒介的有效路径,再加持相当一部分作品反映出的数字时代的信息传递,最后集体进入一些社会观察和问题研究的现场,从而对艺术是否能够促进教育的启发和学习的启迪,而发起一次自我判断和有力思考。”
以土为本、生生不息
第一单元“土地的颂歌:传统与自然的对话”,借展示土壤雕塑、装置等以土为素材的视觉艺术作品,表达以土为本、生生不息的人类力量。作品聚焦土地、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展现自然、文化与人文生态价值,蕴含多元思考与艺术表达。
艺术家刘建华的装置作品《沙》,在展厅的地上呈现出土丘的形态。在东方文化语境里,以物拟人,借物抒怀,将人的内心感受与精神状态具象化,始终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这一内核,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使得作品既超脱又具现实意义。就像那一件件以瓷精心雕琢而成、状若沙堆的艺术品,它们虚幻朦胧,却又细节毕现,似来自遥远的梦境,却又与当下现实紧密相连,给人带来难以磨灭的视觉冲击,也引人对现实展开深度思考。
刘建华《沙》
艺术家陈晓丹的《盛开2006 No.1》在展厅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件作品,早在2004年便开始在艺术家的草稿纸上勾勒雏形,历经两年精心雕琢,于2006年完成主体部分,总计约15000件。在历年辗转各地的展览征程中,它饱经岁月与旅程的磨砺,部分损毁,但艺术家从未停止创作的脚步,不断融入新的小件,持续为其注入生机。作品的形态,被赋予“花”之名,却又绝非仅限于花的表象。那是蕴含着更为质朴纯粹、丰富多元的造型,每一个细节,都仿若承载着鲜活的生命。当创作者双手轻握,将自身情感与灵魂倾注其中,再交付于烈火的淬炼,这一过程宛如一场神圣的仪式,既是创作的开端,亦是阶段性的落幕。这件作品贯穿于艺术家陶瓷创作的二十年岁月中,见证着其艺术理念的成长与蜕变。艺术家以花与骨为砖石,年复一年地堆砌、构筑,宛如在构筑一座连接现实与精神世界的长城,承载着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无尽思索。
陈晓丹《盛开2006 No.1》
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交响
第二单元“生态的织锦:当代艺术的多元探索”,核心在于展现以土为源的多元自然生态。植物作为土地上最为庞大的生命体系,从土壤摄取养分维持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壤,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循环。在此单元,土壤艺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多元生态表达,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的物种共生环境,为视觉艺术创作提供了多样材料。在此展出的绘画、植物染手工制品、书写、雕塑、装置等作品,均以中药材、木材、植物花叶等植物草本为媒材,将当代艺术与自然紧密相连,生动呈现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交响、生态共生的美好景象,传递出自然的疗愈力量与文化共鸣。
诸葛瑞静的《植物移民箱》系列作品,仿佛为身处生存困境的植物群精心构筑的“庇护所”,承载着为它们开辟移民居留地的使命。作品的灵感源自西方大航海时代后诞生的“沃德箱”,在那个探索与交流蓬勃发展的时期,沃德箱成为了世界各地植物跨境迁移的关键载体,助力无数植物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而在植物移民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历程中,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根基,始终如影随形。土壤的变迁也使得植物面临的生境问题愈发错综复杂。不同的土壤成分、酸碱度、微生物环境,都在微妙地影响着植物的生存与繁衍。
诸葛瑞静《植物移民箱》
《植物移民箱》系列不仅仅是对植物生存现状的直观呈现,更是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叩问。通过作品,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态环境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植物命运的深切关怀。艺术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将植物移民这一关乎生态平衡的宏大命题,具象化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移民箱之中,促使观众去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深远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守护地球家园的生物多样性。
艺术家沈也的《巢居》将目光精准聚焦在一棵枯树上,它伫立在自然天地间,静静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起起落落,是时间长河里坚韧与脆弱并存的鲜活例证,奏响了一曲无声却震撼人心的生命交响。
沈也《巢居》
沈也以大漆为媒介,细腻地髹涂于枯树之上,这一过程,不只是对枯树外在形态的静态定格,更是一场对生命逝去后,依然熠熠生辉的不朽精神的礼赞。随着层层漆艺的精心包裹,枯枝原本的每一寸纹理都被重新唤醒,被赋予全新的生命意义。它们好似拥有了灵魂,轻声诉说往昔的繁茂盛景,以及当下独有的静谧与沧桑,由此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维度的对话。这般独特呈现,也引导观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对自然生态展开深度反思。
科技与生态的深度共融
第三单元“数字的田野:科技与生态的融合”,以土为媒,呈现当代数字自然景观。在这里,数字科技不再是冰冷工具,而是艺术创作的得力“法器”,为艺术表达开辟无限可能。艺术家们宛如现代“数码农夫”,手握科技“犁铧”深耕生态“田野”,种下数字媒介与生态意识的种子。他们借实验影像、算法艺术作品,将土壤多样特性化为灵感源泉,传递环保前沿议题。在这科技与生态深度交融的艺术天地,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艺术叙事的关键参与者,一同沉浸于数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之中。
艺术家胡为一带来的数字微喷作品《No.1、No.2、No.3、No.5、No.6、No.9、No.11、No.13》,取景于青海省察尔汗盐湖,这片盐湖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神秘宝境。由于当地气候干旱,水分持续蒸发,盐湖表面逐渐凝结出坚硬的盐盖,其色泽洁白无瑕,仿若冬日初雪,绵延至天际。而盐湖湖水在盐类物质的作用下,呈现出翡翠般的澄澈碧绿,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相得益彰的色彩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奇异景象,极具视觉冲击力,仿佛将观者引入一个超脱现实的梦幻之境。
胡为一《No.1、No.2、No.3、No.5、No.6、No.9、No.11、No.13》
在拍摄这组作品时,艺术家并未满足于对自然景观的单纯记录,而是通过人为的二次介入,巧妙地完成了对图像的深度挖掘与二次提问。艺术家将一抹鲜艳的红色融入画面之中,这看似突兀的红色,成为引发观者思考的关键线索。这抹红色的根源在哪?它象征着什么?艺术家借此将问题从对色彩的探究,引申至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度反思。在这个遍布人工痕迹的现代世界,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自然”?是遵循传统认知,将未受人类干扰的区域视为自然,还是以更包容、辩证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相互交织的复杂状态? 艺术家通过这组作品,引导观众跳脱常规思维,深入思考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角色与影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刻的哲学思考。
人类心灵的永久归宿
第四单元“土地的印记:社会现场与艺术的交织”,围绕以土为根的理念,探索艺术乡建的研究型创作。土地,既是国家稳固的根基,更是每个人心底永恒的精神归处。以土为根,承载着坚守本土精神家园、探寻人类终极归宿的执着。在新时代,土地政策被赋予了文化使命,为中国乡村振兴的艺术理论添砖加瓦,成为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支柱。本单元精心呈现聚焦生态问题的研究成果、饱含田野调查的社会项目,播放紧扣生态与文化主题的叙事影像。通过这些,全方位展现人类与土地千丝万缕的联系,生动诠释土地与地质变迁、社会生态、文化传承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2020年,艺术家李牧于重庆龙浒峡驻留期间,遭遇了一场特别的“邂逅”。他被一种植物狠狠扎到,那又痛又痒的感觉,足足折磨了他24个小时。这让他对这种浑身带刺、攻击性十足的植物,既心生畏惧与厌恶,又忍不住燃起好奇。怀着复杂情绪,艺术家决定直面它。他缓缓靠近,长时间静静观察,甚至鼓起勇气,用手指轻轻触碰,试图驱散内心的恐惧。后来得知,这植物名为荨麻(Urtica fissa),在民间也被叫做蝎子草、咬人草、火麻。
李牧《荨麻的故事: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
从2022年起,在云南大理苍山下、河北滦平县金山岭,艺术家与荨麻间发生了更多微妙故事。为突破自我,他开启一场独特挑战:潜心摸索,试图找到触碰带刺荨麻却不被扎伤的方法,并将整个过程拍摄记录下来,从艺术视角探索人与植物间独特的情感关联与互动。因此这件名为《荨麻的故事: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的作品,应运而生。
厉槟源的行为创作,犹如现代版的西西弗斯神话,充盈着浓郁的悲剧精神。他在创作中,持续不断地重复特定动作,一次次挑战身体与精神的极限,这绝非单纯的体力付出,更是对坚韧意志与顽强韧性的深度磨砺。
厉槟源《自由耕种》
其精心设定的空间情境,总是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展出作品行为纪录、单频录像《自由耕种》中,他毅然回到湖南永州老家,纵身跃入那片面积仅0.1亩、原属父亲而后由自己继承的责任田。田地里,泥土裹挟着他的身躯,他用最本真的身体经验,细腻勾勒出个人独特的生活轨迹,在这片土地上,他与过往对话,也借此重新丈量自己与世界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艺术层面,将个体与土地、与世界的联系,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展现。
项目负责人陈熹坦言,“这次在天津站的展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启发。开展首日,当地嘉宾与领导前来参观,为展览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展览场地位于天津滨海文化中心,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来观展,这让我们欣喜不已。这次展览以‘去人类中心化’为出发点,我们期望借由全国巡回展出,传递积极正向的理念。一方面,希望参观者能从不同角度感受能量,获得鼓舞;另一方面,也期待大家能以全新视角,重新审视滋养我们的土地,以及土地孕育出的文明与文化,像日常的食物、粮食、作物等。在这片土地上,土壤呈现出多样的面貌,蕴含着无限可能,生长、发展、衍生出星球上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都印证着,我们所处的世界多元、丰富且充满无限可能。”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9日,下一站将于成都举办。
展览信息
展期:2025年1月11日至2025年2月9日
指导单位: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天津滨海美术馆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可持续艺术合作伙伴:一吨计划
特别鸣谢:崇土文化
项目负责人:陈熹
策展人:张婷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岜農(瓦依那)、陈平、陈小丹、程新皓、戈子馀、谷梓阳、Hotaru Visual Guerrilla(胡塔如视觉游击)、胡为一、贾志超、康青、康文峰、刘建华、厉槟源、李牧、李树淡、刘真辰、刘淼淼、李知弥、潘子申、庞海龙、任卫中、宋陈、沈瑞筠、石玩玩、沈也、孙月、王灬、JUJUWANG、王雁玲、武子杨/ Mark Ramos(马克·拉莫斯)、叶帆、应歆珣、姚雨何、杨一行、余若婕、应晶晶、Robert ZHAO(赵仁辉)、张文心、资佰、周晨、朱芳琼、诸葛瑞静、周林玮、张晓、赵玉、张钊瀛、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