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辉光日新》— 中国美术的美学精神 · 李荣华 2025

​《辉光日新》— 中国美术的美学精神 · 李荣华 2025

2025-09-25 10:2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李荣华,1970年7月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浙江分院理事、嘉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桐乡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桐乡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美术教研员。2004年在中法文化年活动中应邀赴法国举办个人画展并荣获拉·玛特兰纳市政府荣誉勋章。2005——2018年应邀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美国、德国、西班牙、斯里兰卡等国家参加数次美术大展。

 

 《运河笔记风香十里——李荣华水彩画集》出版 同名画展亮相桐乡君匋艺术院

近日,《运河笔记风香十里——李荣华水彩画集》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名画展在桐乡君匋艺术院同步启幕。这场以水彩艺术为媒介的文化盛宴,既聚焦运河文化与桐乡地域底蕴,更以笔墨为桥,串联起流淌的地域记忆与鲜活的艺术传承。 

李荣华《传承》水彩76cmX106cm

 桐乡,这座京杭大运河畔的千年古城,因水而生、缘河而兴。诚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第四、五届副主任周刚在画集序言中所描绘,这里是“江水、河水、溪水和柔情的雨水编织成的美丽江南”。这片诗意水乡滋养了李荣华的艺术灵魂。她的水彩创作深深扎根于此,怀揣着对生养她的桐乡运河的赤子深情,以运河为叙事主线,用细腻笔触捕捉河道晨昏的光影变幻、古桥石阶的岁月留痕、水乡人家的生活肌理。其作品兼具写实的质朴与写意的空灵,水色交融间,既还原了运河的自然与人文风貌,更传递出创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真挚情感——那些在间隙捕捉小船、炊烟、石桥的速写,充满了对生活最敏锐的感知和最朴素率真的情感,构成了“运河笔记”系列最动人的内核。 

李荣华《窗间光影晚来新》水彩105cmX76cm

李荣华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如周刚教授在序言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杨大伟教授在开幕式讲话中所指出的,主要体现为“诗意的写实”与“具有现代绘画风格的构成”。在写实作品中,建筑叠影、水流清畅,诉说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礼赞与对家乡的挚爱;融入构成元素的作品则展现了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反思与展望。其创作巧妙呼应了先贤钱君匋的艺术精神。钱君匋先生题写的“风香十里”,意境植根于宋代文学沃土,“风香”象征文化播扬与品质传递,“十里”寓意精神境界的深远影响,其灵动笔墨与深厚意境为李荣华的水彩创作注入诗意想象。运河的“水韵”与书法的“墨香”相映成趣,让传统文脉与当代艺术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也使桐乡的地域文化基因在作品中愈发鲜明。 

李荣华《濮院秀桐桥》水彩56cmX76cm

画集的诞生凝聚多方合力:中国水彩画领军人物周刚作序,以专业视角解读运河意象的艺术表达;文化名家柯文辉撰文,从历史人文维度深化作品内涵;范汉光精心策划,确保内容与地域文化主题精准契合;汉罡智造负责印制,细致打磨,保障画集高品质呈现。 

李荣华《濮院印象》水彩56cmX76cm

作为画集的延伸,桐乡君匋艺术院的画展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作品魅力:既有运河波光的细腻晕染,又有钱君匋书法意境的含蓄呼应,更彰显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气质。画册与画展相辅相成,不仅展现了李荣华在水彩艺术领域的卓越探索——她的作品屡次入选全国重要展览并获奖,更远赴法国、德国等国展出,以水彩这一世界语言,将桐乡的运河故事、中国的运河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其根源正是画作中纯正的中国韵味与独特的江南气质;更以运河为纽带,串联起古镇的自然风貌、历史文脉与当代创作,为地域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李荣华《运河记忆》水彩105cmX150cm 

李荣华《江南记忆》水彩105cmX76cm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