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害怕给学生提供比较严谨的训练,我们不害怕严谨的训练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手工技艺和数字技术不一样的是手的直接感受,能直接通过手来传达到内心的东西,这是数字技术替代不了的,而对于温度、质感的体会也是电脑不能给予的。
有人说,基础教学是美术院校给学生喂的第一口奶,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类型,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学校整体教学的结构和面貌。
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理解,“基础”代表初物和根本,关乎人的基本素质的养成与创造性的开始。“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寻找艺术的‘三生石’,即基础、本源。”许江说,今天的教育面临着传统文化和数字文化之间、全球境遇与本土关怀之间、人文关怀与时尚潮流之间共生互动的格局。而绘画没有十几年的工夫,手艺就上不来,且绘画背后还要有文化史观、民族的历史及特点等,可以说并非简单之事。那么,在这个图像发达的时代,为什么还要教素描、教绘画?这就涉及到造型艺术的当代意义问题。
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造型艺术从技艺性、文化性、超越性3个方面,对人的感性能力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生活、人的本质建构发挥着作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表示,该校造型基础部所注重的,不是与专业课程的直接接轨,而是使学生在进入各专业院系前,具备适用于更大范围的视觉上的感受、把握、建构、转换及表达能力。比如学生把一张素描画好了,他学会了解决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这就学到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他以后拍电影或者从事室内建筑设计都是有帮助的。
对此,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原院长罗杰·曼德尔表示认同:“基础教学可以说是弹弓。学生有了工具,想表现任何对象的时候,可以快速地锁定目标,还可以给学生一种前进的动力,努力一下就能接近目标。”从建筑的意义上理解,基础就是盖房子前打的地基。“基础教学的老师一定要给这个有所限定的房子打开门、打开窗,给学生带来想象、创作以及使用新材料、新工具、新方法上的多种可能性。”罗杰·曼德尔说,基础教学课程不能像模具,压出一模一样、没有个性、产品化的学生。
如今,基础素描的教学在有些欧美院校淡化了,所以有人担心严谨的基础训练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此潘公凯持异议。20世纪以前人们对于艺术创作有这样一种观点:艺术家要回到婴儿时期,回到那时脑子中一片空白的状态,才能够最好地感受和表现世界。但20世纪的实验心理学证明这并不对,因为任何创造都是对于原有图式的改变,而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也就是说,在原有的图式上进行了改变,那就是创造。潘公凯说:“如果没有最初的概念和原有图式,我们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法进行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是特别提倡学生什么基础都不要就随便乱想。其实我们也准许过他们随便乱想,但后来发现学生们还是到图书馆翻画册去了。所以,我们不害怕给学生提供比较严谨的训练,我们不害怕严谨的训练会束缚学生的思想。”这仿佛契合了歌德之语:“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为了加强技能上的训练,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采取的是预科学习的方式。“通过预科学习,学生基本就能和大学一年级的教育很顺利地接轨了。在预科,大家基本上还是以素描、色彩等技能学习为主。进大学后,就过渡到自由表现的阶段了。”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副院长北乡悟提醒说,在基础训练中,非常严格的长时间的磨炼和练习非常重要,但是在这过程当中“自己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也同样重要。
针对基础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美国旧金山美院副院长兼学术事务主任让蕾内指出了该校与亚洲学校的不尽相同之处:“我了解到亚洲国家的学校通常是先对学生进行非常严格的基础技能训练,然后让他自由发挥。但在我们学校,让学生进入技能训练前还需要对他进行一个‘热身’,要让他思想解放,鼓励他先形成强烈的创作表达欲望,进而去掌握那些基本技能,然后进行训练,并表达自己的思想。”
两块金属和两块木头如何联系?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学生对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院长托尼·琼斯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人,我是创造东西的人,我不要被数码的任务主导着。”这番话让托尼·琼斯倍感欣慰,因为现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iPhone、iPad等数码设备,但却没有手艺来表现他们的创意。“这些学生沉浸在数码世界,但他们弄不明白两块金属和两块木头如何联系在一起,而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托尼·琼斯语重心长地说,数字化时代改变了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现在他们加了很多教学生手工制作的“补救式课程”。
“手工技艺和数字技术不一样的是手的直接感受,能直接通过手来传达到内心的东西,这是数字技术替代不了的,而对于温度、质感的体会也是电脑不能给予的。”北乡悟认为,手工技艺在今天仍具有独特的意义。
对此,许江亦有同感:“素描能够把你心中感受的东西散到手上来。这个散到手上的过程,揭示的是人与世界同在的一种直观的关系。”他对中国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有三点要求:直观性、体察性、原创性。所谓直观性就是引领学生从虚拟世界中抽身出来体验的能力;体察性就是要引导同学以身体之;原创性是一种返回本源的原创性,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当然,除了对手工技艺的不舍外,也有人主动拥抱变化,把新媒体、数码媒体纳入到基础课程中。“我们的很多学生是‘数字居民’,他们在社交等许多方面依赖于数字世界。对当代艺术而言,我们需要在课程设计中考虑学生与数字世界的互动关系。”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副院长琳达·德鲁说。让蕾内也表示,基础训练内容不能一成不变,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已把摄影等新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一元,与传统手工技艺多元并存,帮助学生将“想法”变成“作品”。
最大的共鸣就是没有共同的结论
此次研讨会最大的共鸣就是没有共同的结论,即世界上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基础教学模式。“在文化和美术体系的大树当中,我们每个学校要寻找自己的一个位置,做好定位,把位置找到了,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基础课怎么做了。”潘公凯说。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凯伦·沃斯介绍说,该校的基础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思考本地化行为,探寻个人及社会的关系。为此,学生们会离开教室到学校附近的“小吃一条街”,用录像机、照相机和绘画工具记录他们周围社区的情况,并思考自己看到的场景、参与的谈话,甚至闻过的气味。这样陆续观察、体验一年后,这些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出一种视觉艺术。
艺术家如果具备了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想必思维会更有洞察力。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就为一年级学生推出“批判性问询论坛”的专题课程,帮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会团队协作、在虚拟环境下学习及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据该院副院长琳达·德鲁介绍,今年“批判性问询论坛”的主题叫“伦理道德想象”,学生们围绕这个主题在两个星期的课程中产生了一些创意性、批判性的反应。
“人间性”的培养是东京艺术大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即注重艺术创作与传统、地域、民间、当代生活的关系。北乡悟谈到,培养学生的“人间性”主要从三方面实施:第一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技能、专业技巧和丰富的“人间性”的教育家、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第二是与相关艺术机构进行一个广泛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创造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第三是通过艺术的方式,积极开展与社会的沟通,用艺术的力量为社会作出贡献。比如学校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城市雕塑的创作中。
新加坡是一个由多民族、多元文化构成的国家,这种多元化特点也体现在新加坡艺术院校的基础教学中。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副院长文卡说:“新加坡的学校面临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培养技能,还有培养打开头脑、思想解放的能力。”
美国维吉尼亚联邦大学驻卡塔尔艺术与设计学院主任埃里森·凡斯敦则鉴于卡塔尔学生入学前鲜有视觉体验,其基础训练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成为艺术家的信心,“素描能够给予学生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此外,该校在教学中也关注来自卡塔尔的有伊斯兰文化背景的年轻女生,“她们画什么、不画什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这些会在我们的教学中予以特别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