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徐震:中国其实没有艺术评论

徐震:中国其实没有艺术评论

2011-12-16 10:34 文章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徐震不在乎被称作商业艺术家。他本身就是“没顶”公司的老板,他管理艺术家,统筹艺术品生产。在他看来,讨论艺术品是否商业化,这是很初级的问题。只有等到这个问题消失,中国当代艺术才会踏入全新的领域。

上午10点,一身黑色的徐震已经坐在办公室等待采访。如此准时和严谨,似乎不像艺术家作派,反而叫人觉得他的形象更符合“没顶”公司老板的身份。

对于这些质疑,徐震一笑了之,正如同他对待外界对“没顶“公司旗下作品所作负面评价时的态度。“正如我一直在强调的,这是一种对抗——文化之间的,抑或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他甚至坦言,他不拒绝商业,也从不无视炒作。“但当‘作品商业化’、‘作品炒作’等初级问题渐渐减少时,我想,中国的当代艺术就会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他说。

用沉默对抗质疑,中国其实没有艺术评论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2001年——年仅24岁的徐震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威尼斯”参展艺术家。此时他的作品已经横跨装置、录像等多个领域。

随后,从《8848-1.86》中的“珠穆朗玛峰顶”到《最后的几只蚊子》中的“微观蚊子”;从《自己的俱乐部》中对真实的假想敌拳打脚踢到《18天》里用自制的飞机、坦克、军舰遥控模型“入侵”国界线,一个胆大妄为、满脸坏笑、擅长恶搞的青年才子形象被刻画了出来,而另类、极端、先锋这些字眼成了徐震最好的写照。

2009年,徐震宣布放弃“徐震”这个身份,开始使用“没顶”这个名字闯荡。公司选址僻远,地处上海西面的桃浦,以前的凤凰毛毯厂,如今的西部M50创意园区。徐震觉得,“市区的创意园区大多被商业画廊占据,还不如远一点。一图清静,二来空间更大。”

“没顶”在英文中写成“MADEIN”,或许可以理解为“madein”。在徐震看来,它代表一种没有主体的制造,既没有艺术家,也没有文化身份,它暗示着一种“无名的生产”。而这种取消主体的策略,事实上就是把自身作为了敌人,也就是徐震所谓的“对抗”。

“没顶”创办伊始,在外界眼中就是商业行为,而“没顶”艺术创作更遭到重重质疑,一时间成为话题。可当事人徐震对此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国内其实没有艺术评论家。那些学习美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人都非常弱,这帮人从来没有与艺术家进行过深入交流。”徐震说。他甚至用“动物研究”做比喻。“研究一种动物,研究者需要到动物居住的地方进行深入探究,要了解动物为什么这么做。一个艺术评论家应当知道,艺术家什么时候有商业化需要,什么时候则要有个人化的追求。他们要去全面了解,而不是简单地站在圈外观看,只评价好看或不好看。”

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评论家“要知道中国与国际艺术界的关系,要了解国际艺术界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包括未来的或是历史的”。

身处消费形社会,作品商业化并不是问题

今年4月,“没顶”的新展“意识形状”在北京长征空间开幕。11月,“意识行动”在上海香格纳画廊开幕。徐震表示:“两个展览没有特别的联系,只是名字有延续,作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有趣的是,“没顶”为此次展览制作了一段“激情版”广告视频。可惜视频没能通过某视频网站审查,被系统自动删除了。

这些举动在外界看来是赤裸的“炒作”,充满商业气息。徐震则有不同解释:“‘艺术家最好不能商业’,这是很初级的问题。在如今这个消费主义的社会,任何东西都能被消费,就算不涉及钱财,人活着也是已经被消费了。所以,在我看来,不存在艺术品商业化的问题。”

他甚至直言:“我们的工作不在普通的艺术范围,作品不是让人简单地觉得好看,作品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态度。可现在的人不关注态度,他们只关注‘前卫’和‘当代’。但这两个词的概念,没人能说明白,即使问问题的人估计也回答不出。”

再回望自己当年的先锋作品,徐震说“依旧热爱,但已经告别了那样一个状态”。“那些作品是因对抗生活而孕育出的,属于阶段性作品。不过这样的对抗,也是我的价值体现。”

转身变为企业家,艺术圈子都在做的事

如今的“没顶”有二三十多名员工。徐震用看似轻松实则严谨的方法管理着公司。“上班要打卡,我们这里很忙,没有效率就很难管理。我们不是标准的企业,但也不是艺术家工作室的管理模式。”徐震坦言,“我之前接触过很多工作,对艺术类的管理,有我自己的一套思路。”

至于公司的作品创作,徐震不会干预过多,而是充当着一个统筹者。“艺术无非就是关乎个人趣味。如果换一个人,感觉也会变。”据他透露,公司里的艺术家会先对作品提供一个方案,由徐震来挑选和协调,再与艺术家一起进行讨论。“很难说是个人或是以产品方式产生的,其实是混淆的。”

徐震还强调,很多人觉得,“没顶”就是徐震一个人在做,这并非事实,“这次上海的展览,我们会把很多艺术家的名字都写在同一面墙上。新入行的艺术家,很可能完全没有机会出头,但作为公司形态,大家都扯平了。我不会告诉别人谁是年轻艺术家,谁是成熟艺术家,我们把问题抛给观众了,让他们通过作品去感知。”

 

“没顶”成立三年,虽然动作频繁,个展一年两次,群展一年十几个,但公司仍处于保本阶段。徐震说:“收入情况比想像中好,但比我最初预计的差很远,路漫漫,还是挺累的。艺术界的企业家这个说法听上去挺反讽,但其实在艺术家群体中,大家都是企业家,都在做企业家做的事。”

徐震也在规划“没顶”今后的动向,譬如加大对艺术体制的建设,做真正的艺术中心,或者以品牌为主,做一个艺术工作室,进行全球化联动。

“我曾当过艺术中心总监、画廊的支持和管理者、艺术网站的主编,开过个人工作室,相关的很多事我都清楚明白。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做很多事,大家如今觉得文化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程度,但与国外相比,还是很弱,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和积累,而不是倚靠个人力量。”

B=《外滩画报》

X=徐震

B:AndyWarhol创立“工厂”,把艺术品成批生产,“没顶”会不会沿着这条路走?

X:其实AndyWarhol的“工厂”正好与我们相反。他们是披着艺术品外衣的商品,而我们,是披着商品外衣的艺术品。这些没有好坏,只是性质不一样,观众的喜好不同。单纯说商业这两个字,意义不大。

B:如今不少艺术家都放弃孤军奋战,常以团体的形式亮相,“多数”在你看来是发展必然,还是只是一个阶段?

X:这是考验一个艺术家的想法。外界普遍觉得艺术家光有灵感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光靠灵感是没用的,现在艺术家压力很大。有灵感,把东西做出来了,别人说你商业化;你开始商业了,别人开始议论你灵感没了。很多人就在这种纠结中发展,一晃就到了40岁。接着又要担心年轻一代赶上你了……自己给自己很多压力。

我觉得,一帮人混,容易成功。但有的艺术家,像杨福东,则更适合一个人。我这样的人,精力旺盛,东搞西窜,就又不一样。

B:“没顶”会对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X:艺术太不靠谱了。现在“没顶”的作用还不大,还是被当代艺术原有系统所消化。我其实是希望通过这个公司,能让艺术家与画廊、美术馆的关系与此前不同,让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与此前不同。

对于公司,我可乐观了。我觉得一定要把“没顶”做成一个可口可乐一样的公司,将来我儿子也在那儿工作,我女儿也在那儿工作……但现在,谁知道呢?

B:与陈冠希合作想必是你无法绕开的问题。起因是什么?可以算是“没顶”的一次炒作吗?

X:大家不是都喜欢炒作吗?(大笑)其实这个事情的意义就在于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和他们合作,就可以了。我们这次合作挺愉快的。

这次主要合作是两幅画和一个摄像机装置——摄像机按下去是拍摄,放掉就是不拍。机器是全手工制作的,只能连续拍一个小时。他们叫EDC,我们叫MADEIN,所以这就叫MADEINEDC,东西本身叫“喷摄器”——与LOMO差不多,质量不是那么好,经常容易坏,不负责保修。我自己觉得这个东西挺好玩儿的,价格也不贵。此外,他画了一些东西,拍了一些东西,我们把它做成布艺,包括那种电玩城的“抓娃娃机”,机器里放的是陈冠希自己做的心肝肺什么的。

我以前也经常觉得,与影视明星合作出的艺术品都很差。我想打破这个怪圈,做些好东西,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基本达到。陈冠希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很讲究效率。

B:婚后的家庭生活对你的艺术创作会产生影响吗?

X:就是很累,体力上的累。我现在有两个孩子,每天8点起床,开始上班,6、7点下班,有时与艺术家开会要到半夜才结束。每天的生活就是这样,而且因为身兼数职,精力付出更多,所以基本没有娱乐生活。我和我太太看个《丁丁历险记》,还要反复盘算,看哪个时间有空,孩子又都睡觉了才能去。

可即使这样,我觉得对创作也不会有影响。相反,我所能做的比那些天天泡酒吧的艺术家更丰富,也更多。我负责地说,“没顶”一年创作的项目,抵得上那些人10年的创作。我们一年能出100多个作品。即便是等待灵感来临,我相信我的准备也会比那些泡酒吧的艺术家要充分吧?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