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品日本丹羽常见篆刻“犹犬羊之鞟”印(图)

品日本丹羽常见篆刻“犹犬羊之鞟”印(图)

2011-12-22 10:3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资料图

时在辛卯初冬,笔者应邀赴鄂参加了由湖北省襄阳市委、市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日本中部书道会,韩国书艺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书法年展系列活动。在襄阳凤凰温泉举行的该展览开幕式上,共展出中日韩三国书法家的160幅作品中,其中,只有3幅篆刻印屏,包括日本的丹羽常见、原晴夫和韩国的李文哉。而深深吸引笔者视线的一幅印屏,是日本篆刻家丹羽常见创作的两方同文巨印篆刻作品。面对常人普遍很难释读的神秘大篆文字,甚至作品集中也找不到印文解释,故使笔者产生了浓厚的解读兴趣。

 

丹羽常见,现为中部日本书道会理事。这幅由丹羽常见自右至左横题“曼斋朱迹”隶书字样的条幅印屏上,共钤有两方巨印,一上一下,一白一朱,印文为同一内容:“犹犬羊之鞟”,下面的朱文印下方附有一枚楷书边款,楷书边款刻有如下内容:“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见《论语·颜渊》。辛卯晚夏,常见刻。”此内容语出《论语·颜渊》第十二·文质章: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这方印文的意思是说: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如“犹犬羊之鞟”双边白文印,为大篆文字系统,篆法在战国文字与两周金文之间,仿古玺法,5字设为“一二二”式章法布局,构成疏处愈疏、密处愈密的格局。5处空白,遥相呼应。“犹”独占一行,使其左边“犬”旁移至右上方逼边,“犹”字与“犬”字之间的留空,“犹”的“犬”旁与“尤”的右下留空,“之”字与“犬”字之间和上部的留空,“之”字与“鞟”字的中间的留空,“羊”字与“鞟”字中下部留空,加之四周边栏的不规则残破,与四面参差逼边的线条融为一体,使得全印虚实相生,顾盼相应,十分自然。观此印妙处全在,“犹”字和“鞟”字左右结构的上下错落,从而打破了印面空间的平版分割的惯势,顿使全印篆法灵动有致,生机盎然。而另一方“犹犬羊之鞟”朱文印章法类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丹羽常见印风貌似日本篆刻大家小林斗盫(1916-2007)古玺印风。

这两方印蜕下方附有陪衬装饰作用的《新莽莱子侯刻石》条幅拓片,是著名的西汉石刻,不得不说,拓片中上方为3行纵向带界画的阴刻隶书文字墨拓,中下方空心处为一突出的阳刻佛像墨拓,拓片四周边缘为朱拓,黑色的文字、图形与赭色的边缘形成强烈的反差,颇具装饰效果。拓片左侧边缘中偏下位置刻有“莱子侯”3个隶书字样,左侧靠下边缘刻有“常见刻”3字楷书字样,右侧下端钤有一方半通朱文小印“常见手拓”。可知此莱子侯刻石为丹羽常见仿刻作品。莱子侯刻石为新莽天凤三年(16)年二月刻,是国家一级文物。据邹县旧志书载,刻石原在邹县西曹社卧虎山(今郭里境内)前。今存孟庙赐书楼东厢房内。该刻石长60.5厘米,宽46.5厘米,厚5.8厘米,为天然长方形青灰色水层岩。刻石为隶书七行,每行五字,共35字:“始建国天凤三年二月十三日莱子侯为支人为封使诸子食等用百余人后子孙勿怀败。”行间有格界,外边有边框和斜线。刻石字迹清晰,刻痕显露,保存完好。该刻石书法结字篆意甚浓,为西汉末年隶书的代表作。1963年10月,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为研究汉代刻石,曾去函向邹县文管所索去其刻石拓片。

从展出的“犹犬羊之鞟”朱、白两印与丹羽常见仿刻《新莽莱子侯刻石》拓片的组合印屏,不难折射出当代日本印人在深入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篆刻艺术方面,以及对印屏设计制作上的独具匠心和尚古之情怀。这与当下国内印人在印屏制作上一味追求从宣纸的材质上拼接粘连上做文章大不一样。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