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去政治化的后谎言时代美术趋向及影响力

去政治化的后谎言时代美术趋向及影响力

2011-12-28 10:18 文章来源:新浪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接到谷泉的电话,要我谈谈“近30年来中国美术的影响力”。听到这个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美术为何不如80年代有影响?回头想想,我为什么会有这反应?我凭什么来判断这“影响力”?

当然,引起我反应最直接的原因是作品,是这些年来的作品留给我的印象——这并不停留在我个人的经验层面上,而是在社会公众领域发生影响的,自有公论的。那么,对这影响力的直接判断似乎就来自作品的社会性功能了。什么功能——是艺术的审美功能还是带有意识形态主张的“干预”生活和社会的政治功能?或者换一种提问方式,是否美术的审美功能愈强其影响力愈大,还是道德批判的力度愈大其影响力愈大?而“去政治化”后的美术创作,其影响力是否愈加缺失?如此看来,制约美术作品社会影响力的因素似乎就是“政治”了。

确实,近百年的中国,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总是纠缠不清,总处于紧张状态,并相伴着现代性而历史地展开。“大师”是历史产物,或许在这个问题上谈论现当代中国美术的社会影响力,会获得一个很方便的切入点——因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年表上,我们很自然的发现,50年代若说几位大师,顺口一提便是,至60年代便让人犹豫不决了,“文革”期间,“专家”一概打倒,更别说什么“大师”了。“大师”逐渐消失了,是中国现代没有天才的艺术家?不,是政治在消解艺术家的专业身份,消解产生大师的所有条件,国家意识形态开始转向集体身份的塑造,绝对地打倒个人主义,……因此,天才的个人绝不会在当下出现。“文革”后的70-80年代,艺术家的专业身份逐渐恢复,学院教育重新整顿,“文革”政治得以清算,先后出现了“伤痕美术”(连环画《枫》)和“星星”美展,出现了罗中立的《父亲》和陈丹青(微博)的《西藏组画》;之后,又有了`85新潮美术及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应该说,这些美术创作现象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意识,拒绝“艺术为政治服务”,复苏自我意识,在“去政治化”(实验的前卫艺术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但不是政治的产物——这里的“政治”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具有敌友之分的“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面对这种政治的专权,“人类”、“正义”、“权力”、“和平”、“秩序”、“他者”、“差异”及“将来而来的责任”等概念就有了消除作用)。美术家和批评界开始讨论艺术形式的独立意义,讨论“抽象美”,要求表现“自我”,扩大“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但不久,许多人又陷入迷惘,不知何去何从,只有少数几个人迅速跳出传统的技艺层面(即拆解了艺术表现那“虚拟”的中介层,自行接触并暴露物质),消除了“个人手法”,并将自己的思维引申到现实之外,引入冥冥之中,降临“他”的国,如谷文达、徐冰、黄永砯、蔡国强等,总有超乎物外的想象。其中,徐冰留下了《析世鉴》,其他则留下自己的“名”(创作主体的标识)及其系列作品——他们是有影响力的,而且源源不断。这时,我们不再简单地将美术的“影响力”等同于社会功能并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作品上,而是和主体的“创造力”相提并论。天才,总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具有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和超乎常人的想象。80年代的中国美术,正是洋溢着创作激情,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但我们也发现,自“六届”全国美展后,批评界就一届又一届地呼唤“力作”,一度又一度地失望——难道“去政治化”后,真的就导致创作主体的思想深度丧失,导致作品趋向平庸?其实,答案很简单,问题出在体制上,即在展览制度上我们一概排除实验性的前卫艺术,这种情况直至90年代末才略有松动。

 

公正地(或者概括地)说,“去政治化后”,中国的美术家无论是主流的还是边缘的,都能正视自我,追求真实——在这里我会很自然地忽略其中的差别——共同构成“后谎言时代”的美术。但我们会发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罗中立和陈丹青后来的作品都无法接续自己的成名作,继续产生影响?而黄永砯、蔡国强、谷文达和徐冰相继出国,在国外依然很活跃,不断有新作品出现,不断产生影响?这里,个人的生活处境与所遭遇到公共空间可能会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而影响他们自身创造性活力的,主要还是观念。这样,从批评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我们就会使用另一尺度,即公共性,——以公共性评判他们的影响力。一般认为,愈有批判性的美术作品也就愈具有公共性。《父亲》之后的罗中立是否就因为渐失批判性而淡出公众的视野?

为什么当代中国画家渐失批判性?难道是资本的力量?90年代以后,我国全面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被市场所左右,资本的力量也渗透到艺术领域,与“去政治化”形成了共谋关系。因此,许多画家调整了自己的经营策略,更为个性化,将风格语言转为“品牌”或地方特色,包装出售。因为创作的旨意变化了,社会接受群体的价值评判变化了,艺术家内在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正义不再可能以批判的方式出场,而那温和的形式主义,小资情调,浅吟低唱,各种冠之以“新”的主义、流派,被轮场推出。如何谋求自我表述的个人空间非私有化,是个体创作所遭遇的公共难题。一般情况下,艺术家将这道难题交给了市场,交给了经纪人(或策划人),并指望他们能在自由竞争与重视商业规律的市场经济中,发展出一种被制度所保障的公共讨论空间。实际上,这种空间不是完全敞开的,依然被某种权力所控制,进入的还是少数,大多数艺术的个体劳动者进一步被边缘化,而且面临着市场和社会的双重边缘化。“压迫”依然存在,但在艺术上我们听不到批判和反抗的声音。为什么?因为边缘是自由的,没有期待,所以也少有抱怨。他们比较漠视外界而专注内心(可能这是边缘中的少数人),他们不拥有权力,一切都由他人解释,可又有多少批评家为他们解释?90年代大家都喜欢谈的公共性到哪里去了?公众领域内基本上都是媒体的声音,媒体中有多少真正的(其实只期望认真一点的)批评?所以,我们如何要求公众领域中公共性所应有的正义和公正;所以,艺术的逍遥和隐逸到处漂移,在乡间野外,或者在城市中暗淡的咖啡馆一角或城乡结合部那被废弃的仓库,在那里建立批判性——文化批判,更多地是日常生活的批判——论述的公共空间,心灵的述说开始拒绝种种方式,又在寻找种种方式,无论新旧。我们常常会在边缘地带发现艺术之光,而转身关注公众领域,关注艺术品市场,熙熙攘攘,但有多少作品能让我们的视线多逗留一会?我们能够说,这一切都是正当的么?就说“大师”吧,国内吴冠中是一例,国外丁绍光是一例,以公共性评判他们的影响力,很好谈;若以艺术性评判他们的影响力,你说呢?

影响力的问题也挺复杂的,会引出很多思绪。但在这近30年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谈论其影响力,我们会将美术放在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在一个更为复杂的历史境遇中讨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与政治和经济的多重关系,艺术的自主和独立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这里主要指艺术的形式意义),生存的问题凸现了,艺术与人的“生存”,似乎比艺术与政治的话题让人更感兴趣,因为“生存”更有普遍性,更富有精神的穿透性。其实,我们若将“评价”(即“有影响是好还是不好”)搁置一边,在现象的陈述和问题的追寻中,会发现“影响力”话题的魅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