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幅油画、7幅版画、7座雕塑,涵盖了毕加索从14至90岁的62件作品,从童年、蓝色、粉红、立体主义、新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到蜕变、田园8个创作时期。毕加索7位女人中的6位,以及3个儿女都出现在这些作品中。此外还有50幅反映毕加索生活与工作的照片,从虚实两种语境展示了大师的艺术历程。
上海举办的“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堪称国内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世界艺术大师个展”。可两个多月过去,华丽登场的大展时近落幕却显得有些冷清。据主办方透露,此次大展人气欠佳,票房收入不到预期的一半,恐有赔本的危险,原因是--“观众看不懂”。
“这蓝色三尖角是一只装着水的杯子,这条棕色图案代表烟斗……”作品《玻璃杯和烟斗》前,一位来自美术院校的大学生讲解员侃侃而谈。几位山西口音的大叔大婶满脸狐疑:“没看出来呀?你怎么知道蓝色就代表水,棕色代表烟斗?”类似情景每天都在展览现场上演。面对大师作品,“画的是什么”、“表达什么意思”是语音导览器和人工讲解员,甚至每天下午的专家讲座都在努力回答的问题。展厅出口处,一些观众抱怨:“看不懂,又不让照相,这钱白花了……”
“摄影艺术把绘画从文字中解放出来,包括故事,甚至包括主题……画家不应该利用失而复得的自由去做点别的事吗?”毕加索必须另辟蹊径。他像孩子般不知疲倦地发掘各种新奇、另类的方式,为古老的艺术与传统的情感寻求全新的表达。一切既定的规则、传统的观念甚至世俗的伦理道德,都成为他挑战、拆毁和重建的对象。对此次画展来说,解说员和专家首要该做的不是拼命向观众灌输艺术史料、美术常识、画家生平和作品背景,而应想办法将观众从这些信息的桎梏与干扰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直观地面对作品,自由地表达感受。这种感受可以是喜欢,也可以是厌恶;可以是认同,也可以是抨击。毕加索在作品中所寻求的从来就不是理解与认同,而是自由的表达。
观展是一种审美活动,而非学术研究,首先诉诸的是感官与情绪,其次才是思想与认知。真正的灾难不是“看不懂”,而是“不交流”、“没感受”。背景资料、艺术知识的了解,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但绝非指导和答案。不是说看画展就不需要做“功课”,而是说当下国人最急需的不是恶补艺术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审美习惯--抛开固有观念的束缚,放弃对创作意图的猜测,在自然、开放的状态下与作品真诚对话。健康的审美应如陈丹青在此次大展最后一堂专家讲座中呼吁的那样:“像小孩,像乡下人一样质朴地面对一件作品……我们要的不是懂而是启示。”
此次毕加索大展票房惨淡、人气寥落的原因,除了国人对毕加索和西方现代艺术缺乏了解外,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所有人都纠结在“懂”与“不懂”上,似乎“看懂”才是终极目标,“看不懂”就是灾难。如果策展方、专家通过媒体向观众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对毕加索的作品,你不一定非得看懂,重要的是去感受,恐怕会有更多观众有兴趣和信心走进这次难得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