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进博时间”再度开启。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活力的重要动力。12月,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迎来开馆10周年,其中的展品都在讲述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点点滴滴,其中尤以“南海Ⅰ号”沉船,最受人关注。
“南海Ⅰ号”发掘出的青白瓷四系罐 本报记者 王忠耀摄/光明图片
一走进陈列现场,一股海泥味道扑鼻而来。“南海Ⅰ号”残长22.95米、宽9.85米,船内舱室最深2.7米,设14道舱壁分隔成15舱。按照正常成年人步速,绕船体一周也需5分钟左右,这样一艘庞然大物,竟来自800年前的宋代。
以一船尽览宋代海外贸易之发达,尽观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作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载体,“南海Ⅰ号”让不少人联想起了远在西北的那个陆上丝路节点,故有“海上敦煌”之谓。“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要构想、平等开放的世界贸易遭遇挑战的今天,‘南海Ⅰ号’价值的深入研究挖掘,对于我们而言或许有更多不同的意义。”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牛军凯表示。
一段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史
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迄今已有30余年。
从1987年发现沉船踪迹,我国水下考古学之父俞伟超将之定名为“南海Ⅰ号”,到2001年5月精确定位沉船位置,再到2007年实施整体打捞并入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最终于2014年开始大规模保护发掘工作,“南海Ⅰ号”的考古历程,可谓中国水下考古的真实写照。
“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南海Ⅰ号’在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向记者表示,中国的考古挖掘始自殷墟,而水下考古则从“南海Ⅰ号”开始,它为建立水下考古学提供了基础和最重要的实物资料,称其为“水下殷墟”并不为过。“一个项目做32年,整个过程确实是其他考古项目很难比的,是非常值得去回味的。”崔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