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南谷帖卷》,上海博物馆藏
潘奕隽平生所见所题古人书迹,或当以赵松雪、董香光为最。据《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记载,潘氏父子经眼赵氏墨迹有《杭州福神观记》《头陀寺碑》《仇副使墓志》《过秦论》《谷仙赋》等。嘉庆十五年(1810)五月二十五日,潘氏父子在松下清斋见鲜于枢《老子道德经》卷的同时,并见赵孟頫书《仇锷墓志》卷,今藏日本京都阳明文库。嘉庆二十三年(1818)二月二十七日,又有单行轩送看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卷,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形制与《仇锷墓志》类。此卷后但见吴荣光、周寿昌、杨岘三家跋,并无潘氏父子痕迹,然确经其赏鉴。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南谷帖》卷,与《杭州福神观记》卷同来吴门,此帖系赵氏致南谷子(杜道坚)信札,为潘氏好友钱泳旧物,嘉庆二十五年(1820)二月二日,潘奕隽过梅溪馆,观此题款,以志眼福。同年四月初一日,潘奕隽游象山,登北固山,归舟过无锡,秦灜招同斌良集于寄畅园。斌良出示赵孟頫《仇锷墓志》墨迹,此为第二次见它,忽忽又十载,宝物无恙,潘奕隽矍铄依然,却未落墨,事见《三松老人自订年谱》。或以潘奕隽晚年好为题跋之事,事实上却未必,盖大率为友好所求,盛邀之下,不便谢绝,如为《兰雪堂图》《秀野草堂图》之类,皆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