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教育意义(组图)

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教育意义(组图)

2020-10-13 10:32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胡钟华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古今中外美术史中,主题创作的形式一直都是存在的。时代在变化,当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这一经典话题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国美术学院历来重视主题性美术创作,在9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师生校友牢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艰苦探索,辛勤耕耘,紧跟时代步伐,用艺术的形式描绘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画卷,不少已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主题性美术作品也是立德树人、培养新人的生动教材,加强社会美育、提高人们审美素养的艺术课堂。中国美术学院以主题性美术作品的创作、展览、学习、研究为载体,开展红色文化的学习教育,已成为其坚持十多年的一项特色育人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期我们就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探讨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意义及其育人作用。

2019年正值“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00周年。时任院长许江在《国美之路大典》总序中写道: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专,“正是新文化的产物,从那里开启了文化启蒙与民族救亡的漫漫征程。”“国美之路是一条中国文化复兴使命的担当之路。”在9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师生校友“铁肩担道义,妙手绘宏图”,创作了一大批主题性美术作品,描绘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画卷。这些艺术作品,既是历史发展的图像记录、艺术宝库的精品力作,也是学校和社会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社会美育以美育人的生动教材。

一、时代画卷:主题性美术作品在中外历史、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历史发展、时代风貌的图像记录,也是文明进步、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大凡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总是蕴含着一定主题的。而主题性美术作品所指的主题性,是有着其特定含义的。主题性美术作品从题材上讲应该是表现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事件和人物,或具有特定深刻寓意的事物,它具有相应的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叙事性、纪念性。描绘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或者称历史画,是主题性美术作品的主体。而有些作品虽然不是历史题材,不是历史画,但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讴歌时代精神风貌、抒发人民美好向往、寄托人们高尚情操的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也是主题性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mszb2020101000014v01b004

何红舟 黄发祥 尹骅 满江红 油画 270×530.5cm 2016年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用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来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悠久传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综。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这里讲的就是绘画描绘历史事件、人物的功能,说明绘画具有文字记载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中国美术史上的《女史箴图》《步辇图》《历代帝王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康熙南巡图》等名作,还有敦煌壁画中的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都是力证。

在西方,历史画概念大致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发生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文主义进程。17世纪以后,历史画成为西方学院艺术的主流表达样式,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阿尔贝蒂在《论绘画》中,肯定了历史画是最高贵的绘画类型,“画家最伟大的事业是历史画”,“画家的伟大事业是处理某种具有纪念碑意义的题材。”西方美术史上的宗教、历史题材的名作《创世纪》《最后的晚餐》《雅典学院》《美杜莎之筏》《马拉之死》《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纤夫》《独立宣言》《格尔尼卡》等都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前行的图像记录和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经济基础对文化的发展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对经济、政治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尤其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文化,反映了社会思想和人民的精神世界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所发生的必然变化,体现和代表了时代发展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为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文艺是时代的记录员,又是时代的预言者。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每到重大历史关头,先进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笔墨当随时代,艺术适应时代,这是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也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今天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的师生都应该肩负起更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坚持人民中心,高扬中国精神,站在时代潮头,引领时代风尚,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

二、使命担当: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校友创作的主题性美术作品,是描绘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共和国史的时代画卷,也是激励人民奋力前行的精神火炬和艺术瑰宝。

在中国美术学院90多年的历程中,几代师生校友牢记学校创立者蔡元培先生“美育救国”、“美育育人”的办学宗旨,通过艺术教育和社会美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民族复兴。学校形成并坚持了独具特色的学院精神,这就是:民族复兴的使命精神、勇立潮头的先锋意识、兼容并蓄的学术品格、人文湖山的诗性气质。为中华文艺复兴而战、为中华民族复兴而战的使命担当,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最重要的学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90多年来学校师生牢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用艺术的形式描绘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画卷。国立艺术院成立之初的艺术家们实践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把创造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视为己任。建院开始就有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实践并产生了一批名作,如林风眠的《民间》、《人道》、《人类的痛苦》,吴大羽的《倒鼎》,蔡威廉的《秋瑾在绍兴就义图》、《孙中山先生像》,方干民的《总理授遗嘱图》,刘开渠的《淞沪抗战英雄纪念碑》等。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以国立艺专为轴心,出现了“一八艺社”、“木铃社”等进步艺术社团,在西迁办学、抗战救亡的艰苦岁月里,师生们用木刻、壁画、街头剧等为武器,反映劳苦大众的生活、鼓舞民众抗日救亡的斗志。还有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成为革命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和美术院校、团体的重要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家们肩负起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任,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壮丽历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动人景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出一大批主题性美术作品,被各大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改革开放时期,艺术家们解放思想,放眼世界,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力创新风格,培养新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培育艺术新人,完善学科建设,加强研究创作,拓展社会服务,引领文化发展,用艺术的手法描绘和塑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形象,在新世纪初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中国美术学院创作了全部104件作品中的14件,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艺术院校和艺术机构中名列前茅。在浙江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百多件作品中,更是承担了80%以上的创作任务。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